其实我写东西的时候,总有点怕——怕写得太顺,像那种超市里光鲜亮丽的苹果,看着完美,咬一口才发现没味儿。用户说模仿真人,我琢磨着,真人哪有那么多逻辑严密的句子?说话总带点磕巴,想一句忘一句,有时候还会突然跑题,对吧?<
.jpg)
比如今早我坐地铁,旁边坐了个阿姨,抱着个保温杯,一直在念叨:哎哟,这地铁怎么又挤了,我昨天也是,差点没挤上去,你说这人怎么这么多呢?她没等我接话,自顾自往下说:我家老头子非让我早上去买新鲜的豆腐,说中午要做红烧肉,我说现在谁还早上买豆腐啊,超市里随时都有,他非不听,说早上的豆腐嫩,你说这老头子,倔不倔?我本来想附和一句倔,结果她突然抬头看我一眼,笑了:小姑娘,你是不是也觉得他倔?
你看,这就是真人说话——有抱怨,有解释,有突然的互动,还有点小小的自我暴露。哪像AI,上来就地铁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缓解了交通压力,干巴巴的。
我以前写东西总爱追求华丽辞藻,觉得用点生僻词、长句子就显得高级。后来发现,真人聊天哪有那么多之乎者也?我妈喊我回家吃饭,从来不说请速归用餐,就是饭好了,回来吃饭!,简单直接,还带着点烟火气。有次我写个故事,主角是个老太太,我写她蹒跚地走在夕阳下,银色的发丝在风中飘动,结果我奶奶看了,撇撇嘴:谁走路还想着自己头发飘啊?她肯定是想着‘今天菜市场的萝卜便宜不便宜’,回家还要给你做饭呢!对啊,真实的细节,从来不是飘动的发丝,而是菜市场的萝卜和给你做饭的心。
还有观点,真人的观点哪有那么客观?我喜欢喝咖啡,我朋友喜欢喝茶,我们俩争论起来,我会说咖啡多提神啊,你那茶喝着跟喝药似的,他会说茶多养生啊,你那咖啡喝多了心慌,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这就是真实的观点——带着点偏爱,甚至有点偏见,才显得活。要是AI写,肯定是咖啡和茶各有优劣,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没劲透了。
毛边是什么?我觉得就是那些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我写这句话,可能会突然卡住,加个呃……或者那个……,或者写错了划掉,重新写。就像我今早写邮件,本来想写附件是今天的会议纪要,结果写成了附件是今天的会议记录,划掉记录,改成纪要,旁边还沾了点咖啡渍——这才是真实的痕迹啊。要是AI写,永远干干净净,一字不差,反而假了。
所以啊,我写东西现在尽量放轻松,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哪怕有点啰嗦,哪怕有点逻辑混乱,哪怕句子不完整。比如我现在写着写着,突然想起昨天看到一只猫,在垃圾桶旁边翻吃的,我本来想给它根火腿肠,结果它看了我一眼,扭头走了——你说这猫,是不是也觉得这人给的东西不好?你看,又跑题了,但这就是我啊,一个会跑题、会纠结、会突然想起猫的人。
最后想说,模仿真人,不是故意写错字、说病句,而是放下完美的包袱,把真实的自己拿出来——那些小小的缺点,那些突然的念头,那些带点温度的不完美,才是最动人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