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一个老同学突然在微信上找我,说想聊聊公司注销的事。我挺惊讶,因为三年前他创业时,朋友圈里全是拿下第一个大单团队扩张到10人的意气风发。后来才知道,他和当初一起合伙的表弟,因为公司发展方向吵到彻底掰脸,现在公司账上没钱、业务停摆,只能散伙了。<
.jpg)
创业时谁也没想过会掰扯
说实话,现在回头看,很多合伙公司的矛盾,从一开始就埋了雷。我同学和他表弟,当年凑了30万注册公司,签协议时觉得都是亲戚,不用那么细,连股权怎么分、利润怎么拿,都是口头说一人一半。结果公司刚有点起色,我同学想把钱投到新项目里,表弟却想赶紧分钱买房,俩人从好好商量到拍桌子骂,最后连公司公章都抢来抢去。后来我同学说:当时光想着‘一起赚钱’,谁也没想过‘万一赚不到钱怎么办’,更没想过‘意见不合听谁的’。
从兄弟到对簿公堂,只差几个签字的距离
矛盾闹到不可开交时,公司早就停摆了。办公室的租约到期没人续,堆着的货积灰卖不掉,连员工工资都欠了三个月。我同学想注销公司,结果去工商局被告知得所有股东签字成立清算组,表弟直接拉黑了他,连面都不见。后来没办法,只能走法律程序,打了一场股权纠纷的官司,拖了半年才拿到法院判决书。我同学说:那段时间,我看见‘股东’这两个字就头疼,比当初跑业务还累。
注销公司:比开公司更难的散伙
好不容易解决了股东纠纷,注销公司的流程又让人头大。第一步是成立清算组,要在报纸上公告45天,等没人提异议才能接着办;然后是税务注销,税务局查得细,一笔笔账都要对上,有几笔餐费没发票,得补税加滞纳金,又和表弟吵了一架;最后是工商注销,材料缺了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来回跑了三趟工商局,窗口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笑着说你们这公司注销,比新办公司还折腾。
其实很多创业公司走到注销这一步,都不是因为做不好,而是因为散不好。股东之间的矛盾、流程里的坑,往往比市场风险更让人头疼。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做公司注销这些年,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一开始合伙时你好我好大家好,散伙时却因为清算、税务、签字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他们懂股东之间的拉扯,也懂流程里的弯弯绕绕,从清算组备案到税务注销,一步步帮着把散伙的事办妥,至少别因为注销再添新矛盾。毕竟,创业一场,好聚好散,也算对得起当初的一起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