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坐在咖啡馆靠窗的位置,玻璃上凝了层薄薄的水雾,外面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像有人拿手指在玻璃上轻轻敲。我点了一杯热美式,端上来的时候杯子外壁还挂着水珠,握着有点烫手,但正好,手心暖和了,好像整个人也跟着活过来一点。<
.jpg)
其实我本来没想出来。早上醒来的时候,窗帘没拉严,一道光从缝隙里漏进来,正好照在床头柜上那个旧闹钟上——是小时候奶奶用过的,钟面已经泛黄,数字也磨得有点模糊,但走针声还是那么清脆,嗒嗒嗒,像小时候她坐在织布机前的声音。我突然就想起小时候,每到下雨天,她就会坐在堂屋的门槛上,一边择菜一边给我讲故事,讲她小时候怎么在田埂上追蜻蜓,怎么把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那时候的雨好像比现在大,打在瓦片上噼里啪啦的,但她讲故事的声音总能盖过雨声,温柔得像棉花糖。
我盯着那杯热美式,看热气慢慢往上飘,在玻璃上凝成小水滴,然后滑下去,留下一道道水印。旁边桌坐着两个女生,大概二十出头,叽叽喳喳地聊着刚上映的电影,其中一个突然提高声音说:我觉得男主好渣啊!明明有女朋友还跟别人搞暧昧!另一个立刻反驳:你懂什么,那是剧情需要!而且你看他最后不是回头了吗?我忍不住笑了笑,想起自己二十岁的时候,也跟朋友这样吵过,为了一个明星,为了一部剧,甚至为了食堂阿姨今天多给了一勺菜。那时候的对错多简单啊,非黑即白,像小时候玩的跳房子,线画得直直的,踩错了就输了。
可现在呢?前几天跟朋友吃饭,她说她最近在考虑辞职,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又怕不稳定,怕父母不同意。我劝她说喜欢就去做啊,年轻就是资本,说完自己都愣了一下——这话我小时候听着烦,现在自己说起来,怎么也觉得有点假?其实谁不怕啊?怕失败,怕后悔,怕别人说你看,我早就说过你不行。就像那杯热美式,明明知道烫,还是忍不住想握住,因为那点热气能让人暂时忘记外面的冷。
服务员过来加水,我抬头看她,她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她说您的咖啡快凉了,要不要给您换一杯热的?我摇摇头,说不用了,这样刚好。她哦了一声,转身去给别的客人加水。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也总说凉了就热热,别喝凉的,伤胃。那时候我嫌她啰嗦,现在自己一个人在外,才明白那些啰嗦里藏着多少关心。
雨好像小了一点,玻璃上的水雾慢慢散了,外面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路上的行人撑着伞,脚步匆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在某个瞬间突然停下来,想起某个很久没想起的人,或者某件很久没想起的事。
我端起那杯快凉了的美式,喝了一口,有点苦,但后味有点甜。就像生活啊,哪有那么多完美无缺的?苦的时候咬咬牙,甜的时候偷偷乐,有毛边才真实,对吧?
对了,刚才买单的时候,发现那个服务员把我的热美式算成了冰的,我指出来,她脸一下子红了,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看错了。我没生气,反而觉得有点可爱——谁没犯过错呢?就像我刚才写的时候,本来想写奶奶的织布机,结果写成了缝纫机,写完了才发现,但也没改,因为好像这样更像我平时说话的样子,磕磕绊绊的,但都是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