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行,晚上好。我是老周,在财务圈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带过三个团队,处理过两次公司清算,自认算得上见过风浪的人。但上周三下午,当我拿着刚从监管机构退回的清算报告,看着上面资产评估方法不合规关联方交易披露不完整的红字批注时,手里的咖啡还是差点洒在刚打印好的客户合同上——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这波怕是要栽在‘老赖’客户手里。<

企业清算报告被驳回,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合同违约?

>

一、问题:清算报告被驳回,客户踩点违约

事情得从三个月前说起。我们公司因为战略调整,决定停止非核心业务线的运营,其中一块是给某连锁超市A供货的生鲜配送业务。按流程,我们需要先出具清算报告,然后跟客户终止合同,收回剩余货款。A超市是我们五年的老客户,合作一直挺愉快,所以当时签终止合对方财务总监拍着胸脯说:老周你放心,账上还有120万货款,等你们清算报告出来,一周内打给你。

结果呢?清算报告提交后,监管机构愣是卡了两个月,最后退回来要求补充材料。这期间,A超市突然变了脸:先是说你们公司要清算,我们担心后续履约能力,暂停付款,接着发来一份《违约告知函》,说我们单方面终止合同导致他们门店缺货,要求我们赔偿30万损失。

我当时就懵了:明明是你们拖欠货款在先,现在倒打一耙要我们赔钱?更气人的是,他们的法务还搬出合同里一条模糊条款:若乙方(我们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甲方(A超市)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且无需承担付款义务。 这条款当初签合我怎么没注意到?哦,对了,那时候公司业务好,谁会盯着清算这种不吉利的字眼看啊。

那天下午,我办公室里烟雾缭绕(虽然我已经三年,但急起来还是忍不住摸出半包压箱底的烟),财务经理小王急得直转圈:周总,A超市这是摆明了要赖账啊!我们清算报告没下来,根本不算正式清算,他们凭什么解除合同? 我深吸一口烟,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心里骂了八百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但嘴上只能硬着骨头说: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咱们一步一步来。

二、挑战:三座大山压顶,每一步都是坑

清算报告被驳回,客户违约,看似是两个独立问题,实则像拧在一起的麻绳,稍不注意就会把自己勒死。我当时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法律条款的文字游戏不好玩。 A超市拿出的合同条款,确实写了乙方进入清算程序,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但问题在于,清算程序怎么定义?是提交清算报告还是清算报告获批?法律上没有明确解释,这就给了对方钻空子的空间。更麻烦的是,我们找了律师咨询,律师说:就算条款模糊,打官司也得耗时半年,你们现在现金流紧张,等得起吗?

第二,客户的拖字诀比赖账还恶心。 A超市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他们既不明确拒绝付款,也不跟我们坐下来谈,而是用走流程法务在审核等借口拖延。我们这边清算报告补充材料还没弄完,总不能天天去法院告他们吧?可拖一天,公司的资金链就紧一天——毕竟停止运营后,员工遣散费、办公室租金、供应商尾款……哪样不要钱?

第三,团队士气比资金链更重要。 我当时带着一个5人的清算小组,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三个老员工。年轻人还好,没经历过这种事,但老员工张姐(跟我干了十年)私下跟我说:周总,咱们公司是不是真不行了?客户都开始欺负咱们了。 这句话像根针扎在我心上——如果团队先散了,那真的什么都完了。

最让我气不过的是,我后来通过行业内线打听才知道,A超市早就盯上了我们这块业务,他们自己生鲜供应链部刚组建好,正想找借口甩掉我们这些老供应商。清算报告被驳回,简直是瞌睡有人送枕头。这让我想起刚入行时,带我的老总说过一句话:商场如战场,有时候对手的‘运气’,都是算计好的。

三、解决方案:拆招、破局,把死棋走活

那几天我几乎没合眼,把合同翻来覆去看了十遍,把监管机构的要求列了张表,甚至把A超市近三年的财报都扒了出来。我决定放弃硬刚,改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分三步走:

第一步:用技术性细节拆穿客户的清算借口

A超市的核心论点是你们提交了清算报告,等于进入清算程序。但监管机构退回报告时,明确写了本次清算申请因材料不完整不予受理,不构成清算程序启动的依据。这句话就是我们的尚方宝剑。

我让法务部起草了一份《关于A超市单方面违约的函》,附件里附上了:1. 监管机构的《不予受理通知书》;2. 合同中清算程序的法律释义(引用了《公司法》司法解释,强调清算程序启动需经股东会决议且备案,我们连股东会决议都没出,更别说备案了);3. A超市近三年的采购数据,证明他们生鲜配送业务对其营收占比15%,不存在‘无法继续履约’的客观情况。

函件最后我没提赔偿,而是说:贵司以‘我公司进入清算程序’为由解除合同,与事实不符,且涉嫌恶意违约。我方保留追究贵司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剩余货款120万、逾期付款利息及律师费)的权利,同时建议双方友好协商,避免诉累。

发函前,我特意让小王用顺丰寄了纸质版,同时扫描件发到A超市财务总监和法务的邮箱——这是行业潜规则:重要函件一定要有纸质凭证,否则对方咬定没收到,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果然,A超市收到函件的第二天,财务总监就给我打电话了,语气明显软了:周总,这个……我们法务还在研究,您看能不能先沟通一下? 我心里冷笑,嘴上却说:没问题,我随时有时间。

第二步:用利益捆绑打破客户的拖延战术

跟A超市第一次谈判时,他们还是那套走流程的说辞。我没急着反驳,而是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贵司说我们‘单方面终止合同’导致缺货,但根据合同第12条,终止合同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我们上个月已经发了通知,完全合规。再说,贵司自己生鲜供应链部什么时候能上线?三个月?半年?这期间门店缺货的损失,难道要我们承担?

说到这里,我话锋一转:其实咱们合作五年,我一直把贵司当朋友。现在公司业务调整,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动了。但120万货款,确实是咱们员工的遣散费、供应商的尾款,拖一天,我就多一天压力。

然后我做了一个让A超市没想到的举动:我拿出一份《合作终止方案》,里面写:若贵司在10个工作日内付清120万货款,我方自愿放弃逾期付款利息;若贵司确实资金紧张,可分期付款,但需提供房产抵押,且分期期限不超过3个月。

这招叫以退为进。我知道A超市不想付钱,但更怕打官司影响上市计划(他们正在筹备IPO,是大忌)。提供分期付款,既给了他们台阶下,又用房产抵押锁定了风险——根据我的经验,客户一旦愿意抵押,说明他们还是有还款意愿的,只是暂时没钱。

果然,A超市的老板亲自给我打了电话:老周,你够实在。这样,我让财务凑一凑,下周先付80万,剩下的40万下个月底给。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但嘴上还是为难:老板,您也知道我们公司现在的情况,80万可能不够发工资…… 最后磨了半天,敲定了先付100万,剩余20万下个月15号前付清,利息我们不要了。

第三步:用内部复盘堵住团队的恐慌情绪

搞定A超市后,我没急着跟团队庆祝,而是开了一个清算进度沟通会。我把监管机构的要求、跟A超市谈判的过程、回款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家。

我特别跟张姐说:咱们公司是遇到困难了,但不是‘不行了’。清算报告补充材料预计两周内能提交,到时候拿到钱,遣散费一分不会少,大家的社保也一直交到最后一刻。

我还自嘲了一句:你们看,我当年刚当财务总监时,遇到客户拖欠货款,急得在家哭了半宿,现在倒好,连烟都戒了,就是怕你们看我慌。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气氛一下子轻松了。

后来清算报告顺利获批,A超市也按时付清了剩余20万。这件事虽然解决了,但给我留下了不少教训。

四、经验教训:那些年我踩过的坑与悟出的道

做财务二十多年,我最大的体会是:没有完美的合同,只有提前的准备。清算报告被驳回、客户违约这种事,看似黑天鹅,其实是灰犀牛——平时不注意,总有一天会撞上。

第一个教训:合同条款要丑话说在前面,别怕不吉利。 以前签合同,我总觉得清算违约这些词不吉利,能不写就不写。但这次A超市的事让我明白,合同就是护身符,越不吉利的条款,越能保护你。现在我跟团队说:以后签合同,必须加上‘若清算报告因非我方原因被退回,不影响合同继续履行’‘客户不得以‘疑似清算’为由拖欠货款’这类条款,哪怕客户嫌麻烦,也得坚持。

第二个教训:法律和财务要联动,别各干各的。 这次清算报告被驳回,部分原因是财务部跟法部沟通不畅——财务部没注意到合同里的清算程序条款,法部也没提前评估法律风险。后来我跟公司规定:所有重大合同,必须财务、法务、业务三方联审,谁签字谁负责,别到时候互相甩锅。

第三个教训:客户沟通要有理有据有节,别情绪化。 刚开始接到A超市的《违约告知函》,我气得想立刻发律师函怼回去。但后来冷静下来发现,硬刚只会激化矛盾。现在我跟团队说:跟客户谈判,别当‘斗鸡’,要当‘医生’——先诊断对方的‘病根’(需求),再开‘药方’(方案),最后让对方觉得‘这药吃了对我有好处’(利益)。就像跟A超市谈判,我们不是要‘赢’,而是要‘回款’。

最后一个教训,也是最重要的:永远给自己留Plan B。 这次清算报告被驳回,幸好我们还有其他业务线的现金流支撑,不然真可能被A超市拖死。现在我不管做什么项目,都会做三个预案:最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中间的情况。就像我常跟年轻人说的:做财务,不能只算‘账’,还要算‘人’和‘势’——账是死的,人是活的,势是变的。

各位同行,说到底,财务工作不是跟数字打交道,而是跟人打交道。清算报告被驳回、客户违约,这些坑谁都会踩,但关键是怎么爬出来——是慌不择路,还是沉着应对?是硬刚到底,还是灵活破局?

送大家一句我师傅当年跟我说的话:做财务,要像老中医,望闻问切,标本兼治;要像下棋,走一步看三步,别等‘将军’了才后悔。 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好了,不耽误大家时间了,我得去准备明天的董事会了——清算报告虽然通过了,但新的战略规划,还得从头再来。

散会!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