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你一个人住,不会觉得孤单吗?其实吧,我以前也怕这个,总觉得独处就是冷冷清清的房间,对着发呆的墙壁,连呼吸都怕吵醒空气。但真住进来才发现,独处哪有那么可怕——它更像和另一个自己约会,只不过这个自己有点怪,爱胡思乱想,还总爱翻旧账。<
.jpg)
比如上周六,我本来计划好好打扫卫生,结果拖到下午两点才爬起来。拿起拖把时,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拖地,总爱在桶里滴两滴风油精,说这样拖完地,屋子会像森林里一样清新。我翻出半瓶快过期的风油精,滴了三滴(毕竟现在房间比森林大多了),结果拖到一半,呛得直打喷嚏,眼泪都出来了。站在原地揉着鼻子,突然就笑了——奶奶当年是不是也这样?她肯定不会告诉我,她其实也偷偷多滴过,结果把自己熏够呛。
那天下午我没再打扫,坐在地板上翻旧相册。翻到高中毕业照,后排有个男生笑得龇牙咧嘴,我盯着他看了五分钟,才想起来是当年坐我后排的大牙。他总爱在我数学课上传纸条,画些奇奇怪怪的漫画,比如老师今天发型像泡面,或者这道题答案是爱因斯坦的头发。当时觉得他烦,现在看着照片,却有点想联系他——不知道他现在还画不画泡面头,会不会记得当年传的纸条,被我全贴在了课本里,后来被班主任没收,罚站了一下午。
晚上煮泡面时,我突发奇想,学着妈妈的样子,卧了个荷包蛋。结果火太大,蛋白全糊了,蛋黄倒是流心。坐在餐桌上,一边挑着焦黑的蛋白,一边想:妈妈当年肯定也这样过吧?她总说自己做的荷包蛋又嫩又香,但我记得有次她煮糊了,却硬说是新式做法,叫‘焦香流心’,还逼着我吃,说不吃就是不给我面子。现在想来,她哪里是在教我做菜,是在教我搞砸了也没关系,反正日子还得过。
前几天刷到一条视频,说成年人要学会和自己和解。我看完愣了半天——和解?我好像每天都在和自己打架。早上想早起跑步,结果闹钟响了三次,还是按掉了;说好晚上不刷手机,结果一刷就到凌晨;甚至吃火锅,明明不能吃辣,却非要点微辣,结果辣得直灌冰可乐,边灌边骂自己犯贱。但后来发现,这些打架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糟。至少我知道,自己会原谅自己的拖延,会接受自己的犯贱,还会在辣到飙泪时,记得点杯冰可乐——毕竟,生活哪有那么多应该,舒服一点最重要。
其实独处最妙的地方,就是不用假装。不用在朋友面前强装我过得很好,不用在同事面前堆起我没事的笑容,甚至不用和自己较劲——我应该这样我不能那样。你可以穿着皱巴巴的睡衣,啃着冷掉的烧饼,看一部烂到快进的电影,然后突然对着屏幕喊这也太假了吧,哪怕身边没人,至少镜子里的自己,会跟着你一起笑。
所以现在有人问我一个人住孤单吗,我总说:孤单?不,是热闹。我每天都在和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聊天,有时候吵吵闹闹,有时候抱头痛哭,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互相说‘没关系,我陪你’。
哦对了,刚才拖地没拖完,地板上还有几道水印。算了,明天再说吧——反正我的另一个自己,不会骂我懒,只会说今晚的月亮挺圆的,要不要坐窗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