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多,走出写字楼,风一吹,我才想起自己晚饭还没吃。胃里有点空,像揣了块没烧热的红薯,烫得慌又不得劲。 <
.jpg)
路过楼下那家面馆,灯还亮着,玻璃门上蒙了层热气,看不清里面。我犹豫了两秒,推门进去了——其实也不是多想吃面,就是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也总在晚上给我煮面。
老板,来碗阳春面。我对里面喊了一声。
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正低头擦桌子,闻言抬头,扶了扶眼镜:阳春面啊?行,稍等。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桌子有点晃,腿碰一下就咯吱响。店里没几个客人,只有角落里两个大叔在喝酒,小声聊着天,声音断断续续的,听不清说的啥。
我盯着玻璃上的热气发呆,那热气慢慢散开,露出外面路灯的光,晕晕的一圈,像小时候奶奶在灶台前忙活的身影。那时候我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看她揉面、擀面、下面。她总说:面要揉够时间,才筋道;水要烧够开,才不粘。
面来咯。老板把一碗面放在我面前,热气呼地一下扑到脸上。
碗里飘着几片青菜,一个荷包蛋,面汤清亮,撒了点葱花。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汤,温温的,有点咸,还有点猪油的香——不是现在餐馆里那种浓汤精的味道,就是很朴实的香,像小时候奶奶煮面的味道。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我挑食,不爱吃葱花,每次奶奶煮面,都把葱花挑出来放在一边,然后笑着说:你这孩子,葱花多香啊,不吃可惜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真是不懂事。
我低下头,用筷子搅了搅面,突然有点想哭。不是难过,就是觉得,那时候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现在怎么就这么难呢?比如一碗有葱花、有猪油香的面,比如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比如小时候以为会一直有的永远。
老板,再来瓣蒜。我对里面喊。
老板应了一声,很快拿了一瓣蒜过来,放在我桌上。我剥开蒜,咬了一口,辣得眼睛有点湿,但心里却有点暖。
其实吧,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完美?就像这碗面,汤有点咸,面有点硬,葱花有点多,但这就是生活啊——有缺点,有遗憾,但也有点让人想记住的味道。
我吃完面,把碗里的汤喝完了。老板走过来,问:要不要再来一碗?
我笑了笑:不了,够了。
走出面馆,风还是有点大,但我胃里暖暖的,像揣了块刚烧好的红薯,烫得舒服,也踏实。
突然想起奶奶以前总说:人啊,就像这碗面,得慢慢煮,才能有味道。
是啊,慢慢来,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