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时,如何把供应商债务安全转移给参股公司?一场拆弹实战分享<

企业注销流程中,如何处理与供应商的债务转移至参股公司?

>

【新闻速递】星科科技注销案引关注:2000万债务转移至参股公司,供应商零投诉

2023年12月,国内消费电子领域老牌企业星科科技正式发布公告,因战略转型需要,将于3个月内完成注销清算。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算方案中,星科科技对约2000万元的供应商未付账款,并未选择直接清偿或打折处理,而是通过协议转移的方式,全部划转至其参股30%的供应链管理公司A。这一操作不仅让12家核心供应商100%同意债务承接,更避免了因企业注销可能引发的群体性诉讼,成为近期企业注销中债务处理的标杆案例。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方案背后,是法务、财务与供应商长达2个月的拉锯战,最终通过债务清偿+利益捆绑的组合拳实现平稳过渡。

【我的实战日记】从焦头烂额到握手言和,我是怎么搞定供应商的?

说真的,接到星科科技注销项目时,我头都大了——手里攥着15家供应商的欠款清单,总额2300万,最久的账龄已经18个月。其中最大的一笔是电子元件厂宏达电子,欠款800万,老板是我爸的老熟人,电话里直接撂话:小张,你们公司注销可以,钱必须还,不然我到你公司门口摆摊!

当时公司账上只剩500万现金,剩下的资产都是些旧设备和专利,根本不够分。老板拍板:把债务转到参股的A公司,他们做供应链,后续还能和这些供应商合作。我一听就懵了:A公司才成立两年,注册资本才1000万,承接2000万债务?这不是把供应商往火坑里推吗?供应商能同意?

第一步:先给供应商吃定心丸,别让他们觉得要跑路

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找A公司谈判,而是把所有供应商请到公司开沟通会。会上我没提债务转移,先掏出一份《资产清算方案》:哪些设备拍卖,哪些专利变现,预计能回多少款,什么时候到账——虽然算下来供应商能拿到的不到60%,但至少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想赖账,是真没钱了。宏达电子的老板当场拍桌子:那剩下的40%怎么办?我深吸一口气,说:我们有个参股公司A,专门做供应链,他们愿意承接这笔债务,而且会按原账期支付利息,比你们去打官司、等破产清算强多了。

第二步:帮A公司算笔账,让他们看到甜头

供应商这边刚稳住,A公司的老板就找上门:承接2000万债务可以,但你们得给我‘好处’——要么把原客户的订单资源转给我们,要么你们股东个人担保。我想了想,对老板说:你想想,这些供应商都是星科合作了10年的老伙伴,他们手里有稳定的上游资源,A公司接下债务,相当于用2000万‘买’了整个供应链网络。而且星科注销后,这些供应商没了‘老东家’,只能找新合作方,A公司提前绑定他们,不是捡了便宜?后来我们谈成了订单置换:A公司承接债务,星科把后续3年的采购订单(预估5000万)优先给A公司,股东再签个连带责任担保书——这下A公司才松口。

第三步:签协议时抠细节,别留后遗症

最难的其实是签协议。有个小供应商华兴包装欠款30万,死活不同意转移,说:A公司我没听过,万一他们不还钱,我找谁去?我灵机一动,在协议里加了补充条款:债务转移后,星科原账户里留50万作为保证金,如果A公司逾期付款,直接从保证金里扣。华兴老板这才签字。后来宏达电子又提:利息怎么算?原来我们合作是年化5%,A公司至少得给6%吧?——这种细节,必须提前谈清楚,不然后面扯皮没完。

最惊险的一刻:清算报告公示前一天,宏达电子的律师突然发来函,说A公司的连带责任担保没做公证,协议无效。我当时冷汗都下来了,连夜联系公证处,第二天一早带着A公司的股东去做了现场公证——总算在公示截止前1小时搞定。现在想想,真是一步一个坑啊。

【专家视角】债务转移不是甩锅,法律与利益缺一不可

企业注销时将债务转移至参股公司,本质是‘债务承担’的法律行为,核心要解决两个问题:债权人是否同意?参股公司是否有能力承担?北京某知名律所合伙人王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民法典》第551条,债务人转移债务的,必须经债权人同意,否则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实践中很多企业以为‘签个协议就行’,结果供应商不认,最后还是要原公司兜底,反而增加了清算难度。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的复杂性。《2023中国企业注销与债务处理白皮书》显示,约42%的注销企业曾尝试将债务转移至关联方,但最终只有28%完成全部转移,主要障碍集中在债权人不同意(占比55%)、参股公司担保不足(占比30%)和债务清偿计划不明确(占比15%)。星科案例的成功,在于它把‘法律合规’和‘利益绑定’做到了极致——既让供应商看到钱能回来,又让参股公司拿到长期利益,这才是双赢。王律师补充道。

【你问我答】关于债务转移,这3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Q1:债务转移需要所有供应商同意吗?少一个行不行?

答:必须全部同意!债务转移是债权人-债务人-新债务人的三方协议,只要有一个供应商不同意,这笔债务就不能转移,原公司注销后,债权人依然可以起诉原股东(如果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所以千万别抱有先转移大部分,剩下的慢慢谈的侥幸心理,搞不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Q2:参股公司承接债务,有什么风险?会不会拖垮它?

答:风险肯定是有的,关键看怎么对冲。比如参股公司注册资本低,可以要求原公司股东做个人连带担保;如果债务金额大,可以分阶段转移,先转移核心供应商的债务,小供应商的债务用现金清偿一部分、转移一部分。一定要在协议里明确债务清偿计划,比如分12期还,每月还多少,逾期怎么罚息——既给供应商安全感,也避免参股公司被拖垮。

Q3:如果供应商不同意转移,除了给钱,还有别的办法吗?

答:有,但要看。比如供应商欠你公司钱(应收账款),可以用债务抵销的方式,比如你欠他100万,他欠你80万,可以直接抵掉80万,剩下的20万再谈转移;或者给供应商股权置换,让他成为参股公司的股东,用未来收益抵现在的债务——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长期合作、关系好的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可不愿意要股权不要现金。

【尾声】注销不是终点,债务处理藏着企业的最后体面

从星科科技项目结束到现在,我经常会想起宏达电子老板最后说的话:小张,你们公司注销了,但江湖上还有你们的名字——这次处理得敞亮,以后有机会,我们还合作。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企业注销不是跑路,而是体面退场;债务处理不是甩包袱,而是还人情。

现在很多企业注销时,总觉得反正要没了,随便处理吧,结果供应商闹、员工讨薪、被告上法庭——最后不仅亏了钱,还坏了名声。其实债务转移就像拆弹,既要小心谨慎,又要懂得借力:用法律做保险丝,用利益做粘合剂,才能把风险拆掉,把人情留住。

未来,随着企业注销越来越规范化,或许会有更多债务转移债转股的创新方式出现。但不管怎么变,核心永远就八个字:诚信为本,共赢为上。毕竟,商业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今天你坑了供应商,明天可能就堵了自己的路。

这,或许是我从星科科技注销案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