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琢磨一件事:我们是不是太怕不完美了?——尤其是像我这种,从小被贴上靠谱懂事标签的人,好像活成了一把顺滑的尺子,不能弯,不能斜,得时刻量得自己整整齐齐,生怕哪天毛边露出来,被人说不行。<
.jpg)
前天加班到十点,饿得胃里发慌,路过小区门口那家馄饨摊,暖黄的灯泡在夜风里晃悠,像颗刚烤好的红薯。我搓着手走过去,老板娘是个胖胖的阿姨,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正往锅里下馄饨,蒸汽把她的眼镜片熏得一片白。还是老样子?香菇鸡肉馅,加辣?她抬头冲我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晒开的菊花。
嗯,多加点汤,今天胃不太舒服。我坐下来,把电脑包搁在旁边,包带还勾住了椅背。
你这孩子,天天这么晚,得注意身体啊。她边说边用漏勺捞馄饨,汤水溅出来,烫得她嘶了一声,手一抖,馄饨掉在案板上,她赶紧捡起来,吹了吹,又扔回锅里,没事没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我看着她忙活,突然想起我妈——小时候我发烧,我妈也是这样,一边骂我乱跑穿这么少,一边往我碗里卧荷包蛋,鸡蛋壳掉进去,她用筷子挑出来,自己咬了一口,说没脏,吃吧。
馄饨端上来,热气腾腾,我舀起一勺,咬开皮,里面的肉馅还带着点汁水,辣油浮在汤面,红亮亮的。阿姨又端来一小碟醋,说:今天醋是新开的,香。
我低头吃,听见旁边桌两个阿姨聊天:我家那小子,昨天又考了58分,气死我了!哎,孩子嘛,慢慢来,我家那丫头,小时候考试总不及格,现在不也大学毕业了?
我突然就笑了。是啊,我们总怕不完美——怕工作出错,怕孩子成绩差,怕自己活得不够优秀。可生活哪有那么多完美呢?馄饨皮破了点,肉馅少了点,汤淡了点,可它热乎啊,带着阿姨的唠叨和烟火气,比那些摆盘精致、味道标准的大餐,让人心里踏实多了。
前几天和大学室友聊天,她说她最近在学画画,画了三个月,还是画不好人物的眼睛,气得把画笔一扔,哭了。我觉得自己好没用,连个眼睛都画不好。她在电话那头带着鼻音说。
我想起大学时,我们一起参加绘画比赛,她画了一幅向日葵,颜料涂得乱七八糟,花瓣边缘都糊了,结果拿了三等奖。评委说:虽然技法不成熟,但能看出笔触里的热情,像刚出土的向日葵,带着股傻乎乎的劲儿。
我跟她说了这事,她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对哦,我那时候还生气,觉得评委瞎了眼,现在想想,那幅画确实比我现在这幅‘完美’的画有生命力多了。
是啊,完美往往藏着死气——怕出错,所以不敢下笔;怕被笑话,所以不敢表达;怕不够好,所以不敢开始。可那些让我们记住的,从来不是完美的作品,而是画糊了之后,吐着舌头说我再试一次的勇气;是唱歌跑调,却还是大声唱完的傻气;是摔破了膝盖,却笑着说没事,我还能跑的底气。
我们总羡慕AI的流畅——说话滴水不漏,做事分毫不差,永远不会有毛边。可真人哪有那么完美呢?我们会紧张,会脸红,会说话磕磕巴巴;会犯错,会懊恼,会偷偷掉眼泪;会喜欢一个人,却说不出口;会想家,却嘴硬说我过得很好。但这些不完美,才是我们啊——是那个会为了半块糖和弟弟吵架的小孩,是那个第一次做饭把盐放多了的姑娘,是那个在地铁上给老人让座时,心里偷偷得意一下的普通人。
所以啊,别怕毛边了。生活又不是展览馆,非得摆得整整齐齐。那些磕磕绊绊的痕迹,那些没说出口的小心思,那些本可以更好的小遗憾,才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连接。就像那碗馄饨,虽然不完美,却带着阿姨的关心和烟火气;就像室友的画,虽然眼睛画得不好,却藏着她的热爱和勇气;就像我们自己,虽然不够优秀,却活得热气腾腾,有血有肉。
下次再遇到不完美,别急着躲开,说不定那是生活偷偷给你的毛边,缝进去的,是温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