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帮朋友张罗公司注销的事,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开始他觉得,公司不干了,把执照交上去就行,结果跑了几趟税务局,人家问账面还有多少利润?股东有没有分配?有没有欠税?他直接懵了——账是前会计做的,自己压根没细看过,利润多少说不清,更别提税务上的坑了。后来才知道,注销不是一销了之,税务清算才是大头,该交的税一分不能少,不然不仅注销不了,还可能被罚款。你说,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这种想当然的误区?<
.jpg)
股权转让:钱转出去了,税交对了吗?
再说说股权转让,这事更复杂。我认识一个创业者,去年把公司股份转给了合伙人,签协议的时候只写了转让价100万,心里想着都是自己人,走个形式。结果今年税务局查账,发现公司净资产有200万,觉得这转让价明显偏低,要求按核定税额补缴个人所得税。他当时就急了:钱都收了,税还得自己贴?后来才明白,股权转让不是你情我愿就行,税法上有个合理商业目的原则,价格低了不行,高了也可能被盯上。关键是要算清楚转让所得——转让价减去原值和合理费用,这部分才是要交个税的基数,20%的比例,可不是小数目。
注销、转让,别让税成了绊脚石
其实不管是公司注销还是股权转让,核心就一个合规。账目不清、定价不合理、申报不及时,随便哪一项都能卡住流程。很多人觉得找个会计就行,但说实话,税务这东西,政策变得快,地方执行可能有差异,普通会计未必能吃透最新规定。比如现在有些地方对小微企业注销有优惠,有些股权转让可以分期缴税,这些红利要是不知道,就等于白扔钱。
说到底,做生意合规才能长久,注销、转让这些收尾工作,更要稳扎稳打。别因为怕麻烦省了步骤,最后惹来更大的麻烦。该清算的清算,该申报的申报,该咨询专业人士的别犹豫——毕竟,省下的税可能够发半年工资,罚的款可能够开个小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