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导】 <

股权冻结,企业注销,专利权如何进行拍卖?

>

长三角某市僵尸企业专利权成功拍卖,破解无形资产处置难题

本报讯(记者 李明)2023年10月15日,随着法槌落下,某生物科技公司持有的3项发明专利权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平台以总价820万元成交。这起案件的特殊之处在于:该公司因债务纠纷被法院冻结全部股权,后因无人接管进入注销程序,名下专利权一度成为无主资产。最终,当地法院联合知识产权局、专业拍卖机构,通过权属确认—价值评估—分拆拍卖的创新模式,让沉睡的专利重新活过来。据悉,这是长三角地区首例企业注销后专利权成功拍卖的案例,为破解僵尸企业知识产权处置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个人经验分享】

作为一名从事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工作8年的律师,我最近就接手了一个类似的案子。去年夏天,一位焦急的创业者老张找到我,他的科技公司因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股权被法院冻结后,公司干脆躺平注销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公司名下还有一项核心专利——一种新型节能材料的生产技术,现在成了烫手山芋。专利证书在我手里,可公司都没了,这专利算谁的?能卖吗?卖给谁?老张的问题,其实道出了很多企业的痛点。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头大。专利权这东西,不像房子车子有明确的不动产登记,它跟着企业出生,企业注销了,专利权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但翻遍《公司法》《专利法》,发现并非死路一条——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专利权在清算期间可以作为清算财产,由清算组处置。可问题来了:老张的公司注销时压根没成立清算组,直接被吊销营业执照了,这专利权算不算遗弃资产?

我带着团队钻进了工商档案堆里,像考古学家一样扒拉这家公司的前世今生。果然,在公司注销登记材料里,我们发现了一份《清算报告》,虽然简陋,但明确提到公司已对全部财产(包括知识产权)进行清算。这下就有戏了!我们立刻向法院提交《专利权权属确认申请书》,同时联系原股东,让他们出具《承诺书》,承认专利权属于清算财产。经过三个月的拉锯,法院终于出具裁定书,确认该专利权可进入司法拍卖程序。

这个过程,就像在迷雾中找路。专利权拍卖,最怕的就是权属不清。我常跟客户说:专利权不是一张纸,它是一串‘权利密码’,只有解开‘权属’‘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这几个密码,才能找到它的‘价值开关’。

【专家观点】

专利权拍卖的核心在于‘价值发现’和‘风险隔离’。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前司长、现某知名律所合伙人黄武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注销后,专利权容易陷入权属真空,必须通过司法程序明确归属;专利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技术类专利,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其技术寿命市场前景侵权风险进行全面体检。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涉及知识产权的执行案件同比增长23.5%,其中专利权拍卖成交率仅为15.8%,远低于房产、股权等传统资产。很多专利拍不出去,不是因为没价值,而是因为‘没说清楚价值’。黄武强调,比如一项专利,是‘基础专利’还是‘改进专利’?有没有‘专利壁垒’?这些信息不透明,买家自然不敢下手。

【读者问答】

问:企业都注销了,专利权还能算资产吗?有法律依据吗?

答:当然算!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这里的财产,自然包括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如果公司注销时未依法清算,导致专利权遗漏,债权人或股东可主张由原股东或清算义务人承担相应责任。

问:专利权拍卖前,最关键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答:绝对是尽职调查!这就像买房前要做房屋质量检测一样,必须搞清楚三件事:一是权属是否干净(有没有质押、许可、侵权纠纷);二是权利是否有效(专利有没有过期、年费有没有缴足);三是价值是否真实(技术是否先进、市场是否有需求)。我见过一个案子,某专利拍卖前没查到专利权属属共有,结果其他共有人跳出来主张权利,拍卖不得不中止,白白浪费了三个月时间。

问:专利权拍卖和普通资产拍卖有啥不一样?

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性。普通资产拍卖可能看数量,专利权拍卖必须看质量。比如,一项专利可能包含10项权利要求,但核心保护的可能只有2项;或者这项专利技术上很先进,但产业化成本太高,市场根本买账。专利权拍卖最好找有知识产权背景的拍卖机构,同时搭配技术专家、法律顾问、评估师铁三角团队,才能把好专利卖出好价钱。

【个人经验分享】

回到老张的案子。确认权属后,我们面临的下一个难题是怎么卖。这项节能材料专利,技术很先进,但市场规模不大,属于小而美的类型。如果按常规拍卖,流拍概率很高。我们灵机一动:能不能把专利拆开卖?比如,将专利所有权和专利实施许可权分开拍卖——所有权卖给有长期布局的企业,实施许可权卖给中小厂商试水。

这个想法一开始不被理解:专利权不就是一个整体吗?怎么拆?我打了个比方:专利权就像一块蛋糕,你可以整个卖,也可以切几块卖。所有权是‘整块蛋糕’,实施许可是‘蛋糕切片’,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最终,我们说服了法院和拍卖机构,采用所有权+分许可的模式。结果,一家新能源企业以650万元拍走所有权,三家中小厂商以每人50万元的价格购得5年独占许可,总价820万元,远超我们预期的600万元。

老张拿到钱后,感慨道:原来专利不是‘死’的,只要找对方法,它能‘生’出钱来。这句话,让我想起刚入行时带教老师说的:知识产权律师,不是‘看门人’,而是‘点金师’——你要让客户知道,他的无形资产,到底有多‘金贵’。

【结尾反思与展望】

这几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但重申请、轻管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很多企业把专利当成摆设,甚至当成圈钱工具,却忘了专利的终极价值是流动和应用。老张的案子让我意识到:当企业注销、股权冻结时,专利权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而应通过专业的法律和商业手段,让它重新进入市场,发挥应有的价值。

未来,随着知识产权证券化、专利池运营等模式的兴起,专利权的变现路径会越来越多元。但无论怎么变,权属清晰价值透明永远是底线。作为从业者,我们不仅要帮客户救火,更要帮他们防火——比如在企业注销前,提前规划知识产权处置方案;在日常经营中,建立专利价值评估体系。毕竟,最好的点金术,是让每一项专利从诞生起,就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