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是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法定程序,但对于存在失信记录的企业而言,这一过程远非走流程那么简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大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失信企业(如存在拖欠工资、欠缴社保、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的企业)在注销时面临的监管日趋严格。劳动局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核心部门,其审核标准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合法退出,更直接影响劳动者工资、社保等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兑现。那么,失信企业申请注销时,劳动局究竟会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本文将结合政策法规与实践操作,系统梳理其审核标准,为企业合规退出、劳动者维权提供清晰指引。<

失信企业注销,劳动局对注销有哪些审核标准?

>

背景延伸:为何失信企业注销需特别关照?

根据《公司法》《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企业注销需通过清算程序,清理债权债务、分配剩余财产,其中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是清偿顺序的第一顺位。部分失信企业试图通过注销逃避债务,如先注销公司再以企业已不存在为由拒付欠薪,或通过虚假清算报告隐瞒资产、转移财产。为堵住这一漏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规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在企业注销前需征求劳动行政部门意见,而劳动局的审核核心便是:企业是否依法履行了劳动保障义务,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对于失信企业而言,这一审核环节更是生死关卡——若存在未解决的劳动保障问题,注销申请将被直接否决。

审核标准聚焦:劳动局严查的三大核心维度

结合各地劳动监察实践,失信企业注销审核主要围绕债务清偿程序合规信用修复三大维度展开,具体标准如下:

一、劳动债务清偿:是否结清所有欠账

劳动局审核的首要标准,是企业是否依法结清所有与劳动者相关的债务,包括但不限于:

- 工资报酬:是否足额支付在职期间及离职劳动者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津贴等)。需提供银行流水、工资支付凭证等材料,且需与社保缴费基数、个税申报记录等交叉验证,避免阴阳合同下的虚假支付。

- 社会保险费用:是否补缴欠缴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含个人应缴部分)。对因企业原因断缴的,需提供社保部门出具的《缴费情况证明》及补缴计划(若一次性补缴有困难,需与劳动者达成分期补缴协议并经劳动局备案)。

- 法定补偿金:是否依法支付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如裁员补偿、工伤医疗补助金等)。需提供劳动者签字的领取凭证或仲裁调解书、法院判决书等法律文书。

- 其他法定债务:如未休年休假工资、高温津贴、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等,需根据《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规定逐一核查。

特殊情形:若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所有债务,需严格按照《企业破产法》规定,优先支付上述劳动债务,剩余财产再用于清偿其他债务。劳动局将重点核查清算报告是否体现劳动债权优先原则,是否存在为逃避债务而低价转让资产、虚构债务等行为。

二、清算程序合规:是否保障劳动者参与权

企业注销需依法成立清算组,而劳动局对清算程序的审核,核心是确保劳动者在清算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异议权。具体标准包括:

- 清算组组成是否合规:根据《公司法》,清算组成员应包括股东、董事、股东会指定的人员,必要时可邀请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参与。若企业存在欠薪等劳动违法行为,劳动局可要求清算组中包含劳动者代表(如职工大会推选的人员),或直接派员监督清算过程。

- 通知与公告是否到位:清算组是否书面通知已知债权人(含劳动者)申报债权,并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省级以上媒体公告。重点核查通知是否包含劳动债权申报专项内容,公告期限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至少45日)。

- 劳动者异议处理是否规范:对劳动者提出的债权申报,清算组是否在30日内核查并书面答复;对异议债权,是否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定程序解决,而非简单不予认可。劳动局将抽查异议处理记录,确保劳动者维权渠道畅通。

三、信用与责任关联:是否承担失信后果

失信企业的注销并非一销了之,劳动局还需审核企业是否依法承担失信责任,避免金蝉脱壳。具体标准包括:

- 信用修复前置条件:根据《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规定,企业需先履行劳动保障义务(如补缴欠费、支付欠薪),方可申请信用修复。劳动局将核查企业是否通过信用中国等平台完成信用修复,或提供劳动监察部门出具的《守法证明》——若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失信行为,注销申请将不予受理。

- 负责人责任追溯: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若存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劳动局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即使企业注销,其个人仍需承担清偿责任(如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审核中需确认企业是否已书面告知负责人相关法律后果,并承诺不通过注销逃避个人责任。

- 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若企业曾因劳动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如拖欠工资被罚款、未签订劳动合同被责令赔偿),需确认处罚是否履行完毕(如罚款缴纳、赔偿支付),并提供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履行凭证。

合规退出是唯一正道

失信企业注销绝非甩包袱的机会,劳动局的严格审核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对企业而言,与其试图通过钻空子注销逃避责任,不如主动履行劳动保障义务,依法完成清算与债务清偿;对劳动者而言,若发现企业存在恶意注销逃避债务的行为,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唯有企业合规退出、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市场机制才能健康运行,社会信用体系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