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场景:松江区某企业服务中心办公室,新手小林(入职3个月)向财税专家王姐(从业13年)请教公司注销中的担保撤销问题。<
Q1:王姐,我们公司最近要注销了,之前给隔壁公司做过担保,这个担保是不是就不用管了?反正公司都没了,对吧?
小林挠着头,一脸理所当然。
王姐先是一愣,随即笑了:哈哈,小林啊,你这想法可有点‘危险’哦。公司注销不是‘人间蒸发’,担保更不是‘跟着走的影子’——它就像你借给朋友的钱,朋友没还,你不能说‘我搬家了’就不用还了吧?
她喝了口水,放缓语气:我2010年刚入行时,也犯过这错。当时帮一个客户注销,客户说‘担保早就过了,不管’,结果注销公告刚发,被担保公司的债权人直接起诉了,最后原股东连带赔了30多万。从那以后我记住了:担保是公司的‘隐形债务’,注销前必须‘清零’,否则股东要背锅的。
Q2:啊?这么严重!那担保撤销到底要找谁啊?是去法院还是市场监管局?我之前查资料,有人说要去‘担保登记机关’,可松江区哪有这个部门啊?
小林瞪大眼睛,笔记本都快翻烂了。
王姐被他的认真逗乐了:别急,别急。让我想想——首先得搞清楚,你公司做的‘担保’是哪种类型?
她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两类:一种是一般保证,就是‘债务人还不上钱,我才还’;另一种是连带责任保证,就是‘债权人可以直接找我,不管债务人有没有还钱’。大部分企业做的是连带责任保证,风险更高。
撤销担保不用去政府部门,核心是和债权人(就是被担保公司)沟通,让他们出个书面文件,说‘不用你担保了’。王姐敲了敲桌子,就像你租房子到期,得让房东出个‘退租证明’,不然押金要不回来对吧?至于市场监管局,他们只看这个‘证明’,不看过程。
Q3:哦!那和债权人沟通,是不是直接说把担保撤销了就行?有没有什么话术啊?我怕对方不同意,我们公司急着注销呢……
小林凑近了,一脸求秘诀的表情。
王姐笑了:你这孩子,还挺机灵。不过话术是关键是让对方觉得‘撤销对他们有好处’。
她分享了个经历:我之前遇到个债权人,死活不同意撤销,说‘万一你们公司还有钱呢?’后来我查到,这家债权人公司正在申请贷款,银行要求他们‘清理对外担保’。我就跟客户说:‘您看,撤销担保能帮他们贷款,他们肯定愿意啊!’最后果然成了。
技巧嘛,王姐压低声音,别直接说‘撤销’,说‘解除担保责任’,听起来更正式;如果对方是银行,就强调‘注销后主体资格消灭,你们债权实现更麻烦’,银行怕麻烦,一般会配合;如果是小公司,可以适当‘示弱’,比如‘公司经营困难,注销也是无奈之举,还请您高抬贵手’——人心都是肉长的,真诚最重要。
Q4:那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啊?是不是把担保合同拿去给债权人盖章就行?我听说还要股东会决议?
小林边说边翻笔记本,生怕漏记。
王姐点点头:材料准备要像‘搭积木’,缺一块都不稳。基础材料有这些:
1. 《担保合同》复印件(原件自己留着,万一有纠纷呢);
2. 《股东会关于同意注销并解除担保的决议》(这个很重要,证明公司内部决策一致,避免股东扯皮);
3. 《解除担保责任通知书》(格式不用太复杂,写清楚我公司自愿为XX公司提供的担保,自本函出具之日起解除就行,最好让债权人盖章回执);
4. 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证明我是我)。
她突然一拍脑袋:对了!我当年吃过亏!有一次忘了让债权人写‘回执’,结果他说‘我没收到通知’,差点拖了注销。后来我学乖了——通知书最好用EMS寄,保留寄送凭证,备注‘解除担保责任通知书’,这样就算对方不盖章,也有证据你尽到通知义务了。
Q5:如果债权人就是不同意,拖着不办怎么办?我们公司注销流程都走到‘清算组备案’这一步了,总不能一直卡着吧?
小林急得抓头发,仿佛已经遇到了难题。
王姐安慰道:别慌,这种情况我见多了。债权人不同意,无非两个原因:要么是怕你公司‘假死逃债’,要么是单纯想‘卡脖子’要好处。
她喝了口茶,继续说:对付这种‘老赖’债权人,有两个招数:
第一招:‘倒逼法’。在报纸上刊登注销公告(松江区要求公告45天),公告里写明公司已成立清算组,请相关债权人申报债权——包括被担保公司的债权人。被担保公司的债权人看到公告,可能会催着你公司赶紧解除担保,不然他们没法追债。
第二招:‘法律武器’。如果金额不大(比如50万以下),可以去松江区法院申请‘公示催告’,让法院公告若债权人不表态,视为放弃担保权利。不过这招有点伤和气,一般不建议用,除非对方实在过分。
她补充道:我之前有个客户,债权人狮子大开口要5万好处费,后来我们直接找对方老板谈:‘您要5万,不如把这5万拿去还债,不然我们注销后,您连这5万都要不到了’——最后对方同意免费撤销。做生意嘛,都是‘共赢’,让对方觉得‘撤销比拖着划算’,他就松口了。
Q6:撤销担保后,拿到什么证明才算完事?是不是要交到市场监管局?我听说注销还要交《清税证明》《清算报告》,这个担保证明和它们是什么关系啊?
小林的问题越来越细,看来是真用心学了。
王姐赞许地点点头:问到点子上了!担保撤销证明是注销的‘最后一道关卡’,没有它,市场监管局不给发《注销通知书》。
她解释流程:注销流程像‘闯关’:先清算组备案→再公告→然后拿《清税证明》《清算报告》去市场监管局。但市场监管局会查‘有没有未结清的债务或担保’,这时候你得拿出《解除担保责任证明》(或者债权人出具的《担保责任解除函》),他们才会让你过。
这个证明不用单独交,和其他材料一起打包给市场监管局就行。记住,原件自己留着,复印件附在注销材料里——我见过有企业把原件交了,结果后来债权人反悔说‘没解除’,有理都说不清。
Q7:如果公司有好几个担保,是不是要一个个都撤销?有没有顺序啊?比如先撤销大额的还是小额的?
小林拿出手机,翻着备忘录里的担保记录,一脸纠结。
王姐笑了:你这考虑得还挺周全。担保必须‘一个都不能少’,哪怕金额只有100块,不然注销后债权人还能找股东追偿。
她建议:处理顺序可以这样:先撤销‘连带责任保证’,再撤销‘一般保证’——因为连带责任保证风险高,债权人催得紧;如果有‘有财产担保’(比如抵押了房产),优先处理,因为涉及不动产登记中心,流程更复杂。
她分享了个小技巧:列个清单,把所有担保列出来,标明‘债权人类型(银行/企业)’‘担保金额’‘到期时间’,然后按‘紧急程度’排序。就像医生看病,‘急症’先治,‘慢性病’后调——这样不会漏掉,还能提高效率。
Q8:王姐,我听说注销过程中,如果担保没处理好,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到底是真的吗?会有什么影响啊?
小林一脸紧张,仿佛已经被列入名录了。
王姐摆摆手:别紧张,‘经营异常名录’一般是地址异常、年报异常导致的,但担保没撤销,注销会被‘驳回’,相当于‘卡在半路上’,比列入异常名录还麻烦。
她解释:驳回后,你得重新走流程——再次公告、再次准备材料,时间至少拖1-2个月。我见过有个企业,因为一个10万的担保没撤销,硬是拖了3个月才注销,多花了5万块钱的清算费用。
影响嘛,王姐严肃起来,最直接的是‘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严重的还会影响股东征信——比如以后贷款、开公司,工商局会查‘有没有未了结的债务’,有的话直接驳回。
Q9:有没有什么潜规则啊?比如和债权人沟通时,要不要请客吃饭?或者给点好处费?我听说有些行业都这样……
小林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你懂的表情。
王姐哈哈大笑:小林啊,你这想法可不对!咱们做企业服务,靠的是‘专业’和‘诚信’,不是歪门邪道。
她正色道:不过确实有个‘行业潜规则’——和债权人沟通时,‘态度要软,立场要硬’。态度软,就是别吵架,好好说;立场硬,就是该坚持的要坚持,比如‘注销是法定流程,担保必须解除’,别被对方吓唬。
至于‘好处费’,王姐摇摇头,千万别给!给了反而有风险——万一对方反咬一口说‘你贿赂我’,更麻烦了。我2015年遇到过个客户,偷偷给债权人塞了2万,结果对方拿到钱反悔了,说‘没收到’,最后客户钱也没了,担保也没撤销,得不偿失。
Q10:王姐,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公司注销后,突然发现有个担保忘了撤销,怎么办?我们作为经办人,要负责吗?
小林的声音有点发颤,显然被责任二字吓到了。
王姐拍拍他的肩膀,语气温柔了些:别怕,咱们把问题说清楚,就不怕了。
她解释:注销后,公司主体资格消灭,但担保责任不会‘消灭’——债权人还是可以找原股东(尤其是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追偿。如果你能证明‘在注销时已经尽到通知义务’,并且‘股东已经足额出资’,那么股东的责任会小很多。
至于经办人责任,王姐说,如果你是按正规流程做的,材料齐全、沟通到位,一般不用担责。但如果你故意隐瞒、伪造材料,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了——我当年刚入行时,带我的师傅就跟我说:‘做企业服务,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要对得起客户的信任。’
结尾:给新手的鼓励
王姐看着小林记满笔记的本子,笑着说:小林啊,你看,担保撤销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沟通+材料+耐心’三件事。我刚入行时,为了一个担保撤销,跑了5趟松江区法院,打了20多个电话给债权人,最后客户给我送了面锦旗,写着‘专业细致,尽心尽责’。
她拍了拍小林的肩膀:做企业服务,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得细心、耐心,还要有同理心。你刚入行,遇到问题很正常,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多问、多记、多总结,用不了多久你就能独当一面了。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经验的前辈都在背后支持你呢!
小林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谢谢王姐!我明白了,担保撤销不是‘麻烦事’,是‘必做事’!我一定好好学,不让客户踩坑!
王姐笑着点头:这就对啦!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全文完,约4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