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导】2023年中小企业专利处置率不足30%,超六成专利面临无主风险 <
.jpg)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一组数据引发行业震动: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注销数量同比增长12.3%,其中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占比达45%,但仅28%的企业在注销前完成了专利权处置。这意味着,超10万件专利可能因企业注销陷入法律真空——要么因未缴年费失效,要么因权属不清成为僵尸专利,不仅造成企业无形资产流失,更可能引发后续纠纷。
专利是企业的‘智慧结晶’,企业注销了,专利不该跟着‘陪葬’。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家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专利续期并非无解之题,关键在于提前规划、走对流程。那么,当企业面临注销,手中的专利该如何续命?记者结合真实案例与专家解读,为读者梳理出一份实用指南。
【个人经验分享】我帮朋友抢回三件专利的全过程
去年夏天,我的发小老张急匆匆找到我,说他经营了10年的科技公司要注销了,手里有3个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个是公司的摇钱树——一种智能传感器的核心专利。公司账上都没钱了,专利还要不要续?续了也用不上,不是白扔钱吗?老张愁得直挠头。
我当时就懵了:专利续期不是有钱就能续吗?怎么还成了难题?后来跟着老张跑了一趟专利局,才踩了第一个坑:企业注销后,专利权不会自动消失,但也不能直接续。根据《专利法》,专利权属于企业法人,企业注销时,专利权应作为清算财产,要么转让给他人,要么由股东继承,要么放弃——想续期,得先解决归谁的问题。
老张的专利当时还有5年到期,如果放弃就太亏了。我们决定先找下家。联系了几家同行,对方一看公司要注销,都怕后续麻烦,没人敢接。眼看期限快到了,我翻资料时发现,股东可以继承专利权!老张是公司唯一股东,我们赶紧按流程做了清算报告,把专利作为公司资产分配给老张个人,然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权转移声明》。
转移完成后,老张成了专利的权利人,再以个人名义申请续期,过程就顺利多了。这里有个坑:转移手续必须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完成!如果老张拖到专利过期,想续期就得重新申请,相当于从零开始。
现在,老张把专利授权给了一家初创公司,每年能拿不少许可费,直说多亏当时没放弃。这件事让我明白:企业注销时,专利不是累赘,而是沉睡的资产,关键看会不会唤醒它。
【专家观点】专利续期三步走,法律依据是核心
针对企业注销后专利续期的难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 invalid 审理部专家王芳指出,专利续期的前提是权利主体明确,企业注销后,专利权不可能悬在空中,必须通过合法程序确定新的权利人。她强调,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专利权因其他事由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凭有关证明文件或者法律文书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这个‘有关证明文件’,就是企业注销时的清算报告、财产分配协议等,缺一不可。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统计,2022年成功办理专利权转移的企业注销案例中,85%都提供了完整的清算文件,而未提供文件的案例中,92%因权属纠纷导致转移失败,最终专利失效。
【问答环节】关于专利续期,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问:企业注销了,专利权是不是就自动消失了?
答:不是!专利权不会因企业注销自动消失,但企业丧失了权利主体资格,专利权处于无主状态。如果未在有效期内完成转移,专利会因未缴年费失效,或因他人提出无效宣告请求而被宣告无效。
问:专利续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答:两个硬性条件:一是专利权在有效期内(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10年、外观设计15年,均自申请日起算);二是权利主体明确(已通过转移、继承等方式确定新的权利人)。如果专利已过期,想续期只能重新申请。
问:找不到受让人,专利只能放弃吗?
答:不一定!如果股东想保留专利,可以按《公司法》规定,将专利作为公司剩余财产分配给股东(需经股东会决议)。如果是合伙企业,也可分配给合伙人。个人继承或受让专利后,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按财产转让所得,税率为20%)。
问:办理专利权转移需要多长时间?要花多少钱?
答: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期限一般为15-30个工作日,不涉及实质审查,流程相对简单。费用方面,著录项目变更费为200元/件(可减缓),如果找代理机构,费用约2000-5000元/件(根据专利复杂程度而定)。
【个人反思】专利不该是企业的墓碑,而应是传承的火种
帮老张处理专利那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很多企业主对专利的认知还停留在保护产品的层面,忽视了它的资产属性。企业注销时,厂房、设备可以变卖,专利却常因麻烦被放弃,这其实是巨大的浪费。
就像老张的专利,如果不是及时转移给个人,可能就随着公司注销沉睡了。但现在,它成了初创公司的技术支撑,老张也获得了持续收益——这不就是专利活起来的样子吗?
未来,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或许会有更多机制帮助企业盘活注销后的专利,比如专利运营平台的托管服务,或者政府主导的专利池计划。但无论如何,对企业来说,提前规划才是王道:在注销前梳理专利资产,评估价值,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让专利从企业的附属品变成可传承的财富。
毕竟,真正的创新,不该被企业的终点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