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不是一关了之:合同履行报告书单那些坑,20年财税人踩过太多
张总,咱们公司不干了,直接去注销就行吧?这是我上周接到的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老板语气轻松,仿佛注销就是去超市退个货。但当我问他劳动合同结清了吗?采购合同的违约金处理好了吗?租赁合同怎么解除?时,那边沉默了——他根本没想过,企业注销不是关门大吉,而是场涉及合同、税务、法律的大扫除,其中企业注销需要哪些合同履行情况报告书单?这个问题,稍不注意就能让注销流程卡上半年。<
我做了20年财税,见过太多老板栽在合同这个坎上。有人以为注销就是走个形式,结果未履行的销售合同让客户追着索赔;有人漏报了借款合同,被税务局认定为抽逃出资罚款;还有的因为劳动合同没处理好,前员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注销流程被迫中止……今天我就以老财税人的身份,掰开揉碎了讲讲:企业注销时,到底要准备哪些合同履行情况报告书单?这些报告怎么写才能让税务局、工商局点头?
先搞懂:为啥注销非要查合同?这可不是多此一举
很多老板不理解:公司都注销了,谁还管以前签的合同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企业注销的本质是法人资格灭失,但合同对应的权利义务还在——比如你签了采购合同没付尾款,供应商不会因为公司注销就放弃追债;员工没休的年假,公司得折算工资支付;就连办公室的租赁合同,如果没到期提前解约,违约金也得结清。
更重要的是,税务部门查合同,核心是看有没有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影响税款。比如你有一笔销售合同没履行,对应的增值税没申报,税务局肯定不让注销;或者你借了公司的钱没还(其他应收款),这属于股东借款,可能被视同分红补税。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清算组要通知和公告债权人,而合同就是最直接的债权债务凭证——合同履行情况报告,其实是给税务局、工商局看的债务清偿说明书,证明公司注销后,不会留下一堆烂账让政府擦屁股。
合同履行报告书单全家桶:这几类合同,一个都不能漏
别以为合同履行报告就是写个‘已结清’三个字,不同类型的合同,报告内容和重点完全不同。根据我帮200多家企业注销的经验,以下这几类合同是税务局的重点关注对象,报告书单必须列清楚,不然100%被打回重做。
1. 劳动合同:员工的钱没付清,注销免谈
劳动合同是企业注销中最敏感的合同之一,因为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我见过一个案例:某科技公司注销时,清算组只算了工资没发,却漏了未休年假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结果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法院判决公司支付2万元补偿金,税务局得知后直接暂停注销流程——因为企业有能力支付补偿金却不清偿,可能存在转移资产嫌疑。
所以劳动合同的履行报告,必须包含这5项内容:
- 员工名单及在职时间(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 工资、奖金、津贴是否结清(需附银行转账记录);
- 未休年假、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是否计算支付(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
- 经济补偿金是否按规定支付(如《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
- 社保、公积金是否缴至注销当月(需提供社保局、公积金中心缴清证明)。
提醒一句:如果员工已经离职,但离职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补偿金未支付,也得在报告中说明,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未了结债务。
2. 采购/销售合同:没履行的合同,违约金算谁的?
贸易型、生产型企业最头疼的就是采购和销售合同。我之前帮一个建材公司注销时,发现他们有一笔500万的销售合同,客户已经付了定金,但公司因为停产没发货。客户直接起诉要求双倍返还定金(100万),清算组却觉得公司都要注销了,客户能拿我怎么办?结果法院判决后,税务局要求公司先支付违约金才能注销——因为这笔100万的支出属于法定债务,不清理的话,相当于用公司资产‘逃废债’。
采购/销售合同的履行报告,要分已履行和未履行两类写清楚:
- 已履行:合同金额、开票情况、收款/付款凭证(证明钱货两清);
- 未履行:未履行原因(不可抗力?违约?)、对方是否主张权利(如律师函、诉讼)、违约金计算方式(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是否达成解除协议(需附双方签字的解除合同及债务确认书)。
特别注意:如果合同约定了争议解决条款,即使公司注销,对方依然可以起诉清算组成员(通常是股东)——所以未履行的合同,最好和对方协商书面确认债务已了结,不然注销后麻烦不断。
3. 借款合同:股东的钱没还,小心被视同分红
借款合同是税务稽查的重灾区,尤其是股东借款。我见过一个老板,公司注销前从公司账户转走了200万借款,既没签借款合同,也没支付利息。税务局查账后认定:这200万属于股东借款长期不还,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应视同股息红利所得,按20%补缴个税(40万),还加了滞纳金。
所以借款合同的履行报告,必须包含:
- 借款方信息(股东、法人或其他关联方);
- 借款金额、时间、约定利率(附借款合同);
- 是否已还本付息(附银行转账记录);
- 未偿还的原因及还款计划(如果是关联方借款,需说明是否无偿占用资金)。
如果是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借款,还要提供贷款结清证明——没还清的贷款,银行会抵押公司资产,注销时根本过不了工商审核。
4. 租赁合同:办公室没到期解约,违约金怎么算?
很多公司注销时,办公室租赁合同还没到期,房东要么要求支付违约金,要么不配合办理租赁备案注销。我之前帮一个餐饮公司注销,因为房东不配合,导致工商局房屋使用证明过不了,注销流程卡了3个月——后来还是我建议清算组,按合同约定支付了2个月租金作为违约金,房东才配合。
租赁合同的履行报告,要写清楚:
- 租赁物地址、租期、租金标准;
- 是否已结清至注销当月的租金(附转账记录);
- 合同是否到期?未到期是否提前解除?违约金是否支付(附解除协议及付款凭证);
- 租赁物内的设备、设施是否已搬离,是否造成损坏(附交接清单)。
如果租赁合同是转租(比如从二房东手里租的),还要确认原房东是否同意转租,不然注销时原房东主张合同无效,又是一堆麻烦。
5. 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商标、专利没处理,可能侵权
科技公司、制造业企业常遇到这个问题:公司注销时,商标、专利还在自己名下,或者授权给别人使用但没到期。我见过一个案例:某软件公司注销时,忘了处理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被被许可方起诉侵犯知识产权,要求赔偿50万——因为合同约定许可期10年,公司注销后,被许可方无法继续使用,构成违约。
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履行报告,需包含:
- 知识产权类型(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登记号;
- 许可方式(独占、排他、普通)、许可期限、许可费用;
- 许可合同是否到期?未到期是否解除?解除后是否办理了知识产权转让(需提供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转让证明);
- 如果知识产权不转让,是否放弃(需书面声明)。
特别注意:如果知识产权是股东投入,注销时可以作价转让给股东,但需要评估作价,并按规定缴纳财产转让所得个税——别想着无偿送给股东,税务局可盯着呢。
写报告的3个避坑技巧:税务局看了都点头
光知道列哪些合同还不够,报告怎么写才能让税务局一眼通过?根据我的经验,这3个技巧能帮你少走弯路:
第一,证据链要闭环。比如你说劳动合同已结清,不能只写已结清,要附上员工离职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清证明员工签名的《债务确认书》——税务局要的是铁证,不是口头承诺。
第二,争议问题要提前说。如果合同有纠纷(比如客户起诉违约金),别藏着掖着,在报告里写清楚案件进展预计赔偿金额是否计提负债(依据《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我见过一个老板,怕麻烦没写合同纠纷,结果税务局查到诉讼记录,直接认定为隐瞒债务,罚款5万。
第三,用数据说话。别写大部分合同已履行,要写已履行合同XX份,金额XX万元,占总合同金额的XX%;未履行合同XX份,金额XX万元,均已与对方达成解除协议,支付违约金XX万元——具体数据比空话有说服力得多。
最后一句大实话:注销前找专业财税团队,比你自己瞎琢磨省10倍时间
说实话,企业注销这事儿,看似是走流程,实则暗藏雷区。我见过老板自己折腾了半年,因为合同报告没写对,多花了20万罚款;也见过有人找代办公司便宜,结果合同没清理干净,注销后被债权人起诉……如果你对企业注销需要哪些合同履行情况报告书单?还是一头雾水,或者公司合同多、情况复杂,别犹豫,找个靠谱的财税团队帮你梳理——这钱花得值,省得你注销不成,反惹一身官司。
对了,最近很多老板问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有何影响?其实财务凭证不完整,可能导致合同履行情况无法核实(比如采购合同没付款凭证,税务局会怀疑是否虚开发票);知识产权没处理,可能被认定为未了结债务,影响注销进度。加喜财税专注企业注销10年,擅长合同梳理+财务合规+知识产权处理,一站式解决注销难题,详情可访问加喜公司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注销才能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