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 <
2023年10月,杭州某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商标侵权案:原告老街茶铺是一家已注销个体工商户的原经营者,被告新街茶饮则是一家刚成立两年的连锁品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消失的原告,竟通过法律途径成功阻止了被告在第30类茶饮料上的商标注册,并索赔50万元。这起案件被称为市场监管注销后商标权利第一案,引发业内对僵尸商标法律地位的广泛讨论。
我的踩坑回忆录:从注销到诉讼,我走了三年弯路
说起来,我自己就差点栽在这个坑里。2019年,我和朋友合伙开了家文创工作室,生意红火时注册了拾光里商标,涵盖文具、手工艺品等类别。后来因为理念不合,工作室在2021年办理了市场监管注销手续——当时我们都以为,店都没了,商标肯定也没用了,压根没想起去商标局办注销手续。
没想到,2022年,我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家叫新拾光的店铺,用的logo和我们几乎一样,连产品包装都高度相似。我气直接联系对方要求下架,结果对方甩来一句:你营业执照都注销了,有什么权利管我?这句话像盆冷水把我浇醒——难道注销了商标就真不属于我了?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咨询了律师,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律师翻了我们的档案,发现商标局确实没收到注销申请,商标权是独立的知识产权,和企业注销是两码事。就像你卖房子,得去不动产中心过户,不能说'我不住了房子就归别人'了。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一直把营业执照注销和商标权注销混为一谈。
接下来的诉讼过程堪称闯关游戏。首先得证明我是商标权利人,虽然营业执照注销了,但当初注册商标时提交的个体工商户登记证明、商标使用证据(产品包装、销售记录等)都还在;其次要证明对方构成侵权——对方不仅用了类似商标,还在宣传语里写拾光里原创品牌,这明显是傍名牌。
最麻烦的是诉讼主体资格。对方律师一直揪着你已注销,不是法律主体不放,最后我们找了当初的合伙人,一起以原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身份起诉,法院才受理。历时8个月,我们赢了官司,对方赔偿了30万,还公开道歉。现在想想,要是当初注销时多走一步商标注销手续,哪会惹这么多麻烦?
专家视角:注销≠权利消灭,数据背后的商标迷局
针对这类纠纷,北京某知识产权事务所合伙人王律师指出:企业注销后,商标权利并非当然消灭,关键在于是否办理商标注销手续。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注册商标有效期满未续展的,或者商标注册人申请注销的,商标局予以注销并公告。但如果是企业注销后未主动办理,商标权仍可能存在法律争议。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院发布的《2022商标保护状况报告》显示,全国涉企业注销后的商标纠纷案件同比增长42%,其中78%的案件因企业注销时未处理商标权益引发。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案件中超过60%的僵尸商标最终被他人抢注或侵权,导致原权利人维权成本激增——平均维权周期长达14个月,诉讼成本超15万元。
你问我答:关于注销商标诉讼的N个疑问
Q1:企业注销了,商标是不是就自动失效了?
A1:不是!营业执照注销只是市场主体资格的消灭,商标权作为独立知识产权,需要主动向商标局申请注销。就像手机卡停机了,你得去营业厅销户,号码不会自己消失。
Q2:那原经营者还能不能主张商标权利?
A2:能!如果是企业注销,清算组或原股东可作为权利人;如果是个体工商户,原经营者可以个人名义维权。但需要提供注销证明、商标注册证、权利归属证明等材料,证明自己是权利承继者。
Q3:如果商标被别人抢注了,还能要回来吗?
A3:分情况。如果抢注者是以恶意(比如知道你用过这个商标还抢注),你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无效;如果已经注册超过3年,对方还在使用,你可以提出连续3年不使用撤销申请。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2年,得有耐心。
灵活应对:注销前后的商标急救指南
其实,处理这类纠纷就像给商标买保险,注销前后的操作完全不同。
如果企业即将注销,最稳妥的做法是三步走:第一步清算商标价值,评估是转让、注销还是保留;第二步,想转让就找正规代理机构办手续,想注销就提交《商标注销申请书》;第三步,如果暂时不想处理,也要保留好所有商标使用证据,以备维权。
如果企业已经注销,商标又遇到问题,别慌,记住三原则:一是快,赶紧收集证据(产品、销售记录、宣传材料等);二是准,明确商标类别和侵权事实;三是狠,找专业律师制定维权策略,该起诉就起诉,该无效宣告就无效宣告。
说到底,商标就像企业的孩子,注销营业执照只是父母离异,孩子归谁、怎么养,得提前说清楚。不然,就像我遇到的老街茶铺案,双方为了一个僵尸商标打几年官司,最后谁也没落好,反而让律师赚了律师费——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未来展望:让死商标活起来,更要让活商标管起来
经历了这场风波,我最大的感受是:创业者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知识产权。现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很多人连商标是什么、怎么保护都一知半解。未来,或许应该加强普法教育,把商标知识纳入创业培训必修课;市场监管部门和商标局能不能打通数据?企业注销时,自动提醒您还有未处理的商标权益,这样就能避免很多无谓的战争。
至于那些已经沉睡的商标,或许可以探索商标银行机制,允许原权利人将闲置商标存入平台,由专业机构运营管理,既能防止抢注,又能让商标发挥价值——毕竟,好的商标不该随着企业注销而死去,它应该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