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某财税咨询公司的会议室。李明远端坐在长桌一侧,深灰色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一块洗得有些发旧的机械手表。他面前摊着一本翻烂的《税收征管法》,旁边放着一杯浓茶,茶渍在杯壁上留下一圈深褐色的印记。当记者走进会议室时,他正用笔在笔记本上勾画着什么,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笑:来啦?坐,咱们边喝边聊。\<
【人物档案】
李明远:52岁,注册税务师,前某市税务局稽查科科长,从事财税工作25年。擅长处理企业注销、税务稽查争议等复杂案件,累计协助企业解决税务争议超300起。口头禅是税务这事儿啊,得'抠'细节,说话时习惯性用手指轻敲桌面,思考时会微微眯起眼睛,像在梳理一团乱麻中的线头。
问题一:注销公司时,企业最容易踩的税务坑有哪些?
记者:李老师,您好!现在很多企业因为经营调整需要注销,但注销过程中税务问题频出。您能不能先从最基础的层面讲讲,企业注销时最常见的税务争议有哪些?
李明远:(放下笔,端起茶杯吹了吹)税务这事儿啊,得'抠'细节。注销公司就像搬家,你以为把大件搬走就行,结果角落里的旧报纸、过期罐头全是雷。最常见的坑,我总结为三大糊涂账。
第一个是清算所得糊涂账。很多企业觉得公司都要没了,算那么细干嘛,把清算期的收入、成本一锅烩,结果清算所得要么算多了多缴税,要么算少了被税务局追缴。我见过一家餐饮公司,注销时把处置厨房设备的收入20万直接冲减了管理费用,清算所得一分没算,结果被税务局认定为隐匿收入,不仅要补税,还有滞纳金和罚款。
第二个是存货处理糊涂账。存货怎么卖?是视同销售还是分配给股东?税法规定得很清楚,但企业要么图省事直接分了,要么低价转让给关联方。去年有个制造企业,注销时把一批库存产品按成本价卖给老板的亲戚,税务局核定销售价格时,直接参考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零售价,一下子调增了50万应纳税所得额。企业老板当时就急了:我卖给我亲戚,凭什么按市场价?我跟他说:税法不看关系,看商业合理性。你卖亲戚的价格,连运输成本都覆盖不了,合理吗?
第三个是历史遗留糊涂账。有些企业成立早,账目不规范,甚至有白条入账的情况。注销时税务局一查,发现三年前有一笔100万的咨询费没有发票,直接要求补税加罚款。企业老板抱怨:那时候哪懂这些啊?我跟他说:不懂不是理由,税法可不管你'当时不懂',只看你'现在有没有'。
(说到这里,李明远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喝了口茶)其实这些争议,说到底都是企业对注销流程的税务风险意识不足。很多人以为注销就是跑趟税务局,其实从决议注销那天起,税务清算就该开始了。
问题二:遇到这些争议,企业有哪些有效的处理措施?
记者:那如果企业已经踩了这些坑,比如被税务局要求补税、罚款,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
李明远:(手指开始在桌面上轻敲,像在打节拍)补救措施?有啊,但得对症下药。我常说,处理税务争议就像医生看病,先诊断再开方,不能乱吃药。
第一步,肯定是自查自纠。很多企业一被税务局找上门,第一反应是抵赖,其实大可不必。我有个客户,被税务局指出三年前少缴了200万增值税,老板当时脸都白了。我让他先把当年的合同、付款凭证、发票底单都翻出来,一查发现是财务把免税收入和应税收入记混了。我们主动向税务局提交了自查报告,补了税,因为情节轻微,最终只收了滞纳金,没罚款。所以说,主动比被动强一百倍。
第二步,证据为王。税法讲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没有证据,说破天也没用。我处理过一个案子,企业注销时被税务局认定虚列成本,理由是有一笔500万的工程款没有发票。我们团队花了半个月时间,找到了当时的施工方、监理方,还有村民的证人证言,证明工程确实干了,只是施工方是小规模纳税人,当时只能开收据。最后税务局认可了我们的证据,撤销了调整决定。
(李明远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纸)你看这个,这是我15年前处理的一个案子。一家纺织厂注销时,税务局说他们偷税,因为有一笔300万的棉采购款没有发票。我带着团队去棉产区,找到了卖棉花的农户,一个个做笔录,还拍了他们家里堆的棉花、轧花机的照片。最后把这些证据整理成厚厚一沓,税务局的人都服了:李科长,您这比破案还认真啊!
第三步,分层沟通。不是所有争议都要闹到行政复议、诉讼。小问题找税源管理员,大问题找税政科,复杂争议找法制科。我见过有的企业,因为一笔5万的印花税争议,直接告到法院,结果诉讼费、律师费花了10万,最后还是输了。其实早跟税政科沟通清楚,提供个印花税完税凭证的复印件,就解决了。
如果沟通不成,还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两个大招。但我要提醒企业,打官司是最后手段,耗时耗力,而且一旦进入程序,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肯定会受影响。我处理过10起税务行政诉讼,赢了7起,但企业最后都说:早知道这么麻烦,当初还不如好好沟通。\
问题三:您处理过最棘手的注销税务争议案例是什么?能分享一下吗?
记者:听起来您处理过不少复杂案例。有没有哪个案例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甚至觉得棘手到想放弃?
李明远:(眯起眼睛,手指敲桌面的节奏加快了)棘手的案子啊......(突然笑了)还真有一个,差点把我头发愁白。
那是10年前的事,一家国企要注销,账面资产上亿,历史遗留问题能写本书。最麻烦的是土地增值税——企业2000年拿的地,当时地价便宜,现在周边房价涨了十倍,税务局按现在的市场价核定增值额,光土地增值税就要补3000万。企业老板拍桌子:我当年拿地才500万,现在按5000万卖,凭什么交这么多税!
我们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把企业成立以来的所有档案都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在旧仓库里找到了一份1998年的《土地出让合同》,上面写着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若变性为住宅用地,需补缴土地出让金差价。这个条款成了关键!我们跟税务局沟通:土地增值税的增值额,应该是'变性后售价-变性后成本',不是'现在售价-当年成本'。税务局一开始不认,说合同是合同,税法是税法。
(李明远拿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盯着茶水面)那段时间我天天泡在税务局,从税政科到法制科,再到分管局长,一遍遍解释。有天晚上加班到十点,法制科的科长突然跟我说:李科长,你明天把那份合同的复印件再送来,我们研究研究。第二天,我带着复印件过去,科长拿着合同翻来覆去看,最后说:行,按你们说的办。最后补的土地增值税只有1200万,企业老板当场握着我的手说:李科长,您救了我们一命!
(他放下茶杯,长舒一口气)这个案子让我明白,处理税务争议,光懂税法不够,还得懂历史、懂政策,甚至懂人心。有时候,一份旧合同、一张老发票,就是破解难题的钥匙。
问题四:有观点认为企业注销时的税务争议,本质是征纳双方的博弈,您怎么看?
记者: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尖锐。有人说,企业注销时想少缴税,税务局想多征税,这本质上是一场博弈。您认同这个说法吗?
李明远:(手指突然停住,眼神变得严肃)博弈?这个词有点太对抗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沟通的艺术。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税法的目的是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不是找企业麻烦。企业想合法降低税负,天经地义;税务局想应收尽收,职责所在。关键在于,双方能不能在法律框架内找到平衡点。
我见过一个极端案例,企业老板为了少缴税,把公司账上的100万现金分给了股东,然后注销时说没钱了。税务局查到银行流水,直接按逃避缴纳税款移送司法机关,老板最后判了三年。这就是把博弈变成了对抗,两败俱伤。
反过来,我也有个客户,注销时主动跟税务局说:我们有一笔收入不确定,能不能先按预估申报,后续有证据再调整?税务局同意了,后来企业找到了证据,多缴的税很快就退回来了。你看,这就是合作的结果。
(他靠回椅背,轻轻叹了口气)其实很多争议,都是因为企业对税法一知半解,或者税务局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我常说,税务人员要懂企业,企业要懂税法,双方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问题五:给行业新人的建议——如何成为优秀的税务争议处理专家?
记者:想请您给刚入行的财税新人一些建议。现在税务政策变化快,争议也越来越多,新人应该怎么提升自己?
李明远:(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拿起桌上的《税收征管法》拍了拍)新人啊,我送你们三个词:较真学习良心。
较真,就是对细节较真。税法里的一个逗号、一个句号都可能影响结果。我带徒弟,第一课就是抄税法——把《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所得税法》全文抄一遍,抄完就知道,税法不是大概齐,是抠字眼。
学习,就是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这几年税收政策变化太快,金税四期、数电发票、留抵退税......今天学的,明天可能就过时了。我每周都要花10小时看政策、听讲座,手机里存了十几个财税公众号,连吃饭时都在刷案例。
(他把书递给记者,指着扉页的一行最重要的是良心。我们处理争议,帮企业争取合法权益,但不能教企业钻空子。我见过有的同行教企业两套账虚开发票,赚快钱,但最后都栽了跟头。税务这行,短期看技巧,长期看人品,只有守住良心,才能走得远。
(他看了看窗外,夕阳已经染红了天边)新人刚入行,可能会觉得税务争议处理就是跟税务局吵架,其实不是。它是用专业知识帮企业解决问题,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平。就像医生,不是跟病人对抗,是帮病人治病。希望你们能记住:税务这事儿,既要懂法,也要懂人;既要较真,也要灵活。
访谈结束:当记者起身告别时,李明远又拿起那杯浓茶,笑着说:下次来,咱们再聊聊'税务筹划'和'偷税'的边界,那更有意思。夕阳透过窗户,在他花白的鬓角上镀了一层金边,像极了他在税务领域深耕25年——沉淀下来的,是专业,是经验,更是一份对财税事业的敬畏与热爱。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公司,税务争议赔偿有哪些税务争议处理措施?》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451624.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