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站在时光小筑咖啡馆的玻璃门前,手指摩挲着门框上褪色的木牌。这家开了五年的店,墙上贴着全场5折的转让告示,咖啡机蒙了层薄灰,像台老式收音机似的沉默着。终于要和它说再见了。他叹了口气,转身对合伙人张伟说,明天去税务局办注销,应该挺顺利的吧?咱们这几年没欠过税,账也还算清白。\<

企业主体注销,如何处理公司税务清算后的税务合规评价?

>

张伟正往纸箱里装咖啡豆,闻言抬头,眉毛拧成了麻花:你可别想得太简单!我表哥去年开公司注销,光税务清算就折腾了三个月,最后还被补了八万税款。他说办注销就像给公司办'死亡证明',税务这块要是没弄干净,爷(税务局)都不让'上路'。\

这么夸张?李明掏出手机,点开税务局的APP,看着上面一排排注销登记的按钮,突然觉得那些按钮像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洞,咱们店去年就停业了,账上也没啥业务,不就是交清税款、交回发票吗?能有什么麻烦?\

张伟把最后一包咖啡豆塞进纸箱,拍了拍手上的灰:麻烦可多了!你听我说,注销第一步得做'税务清算',清算完了还要出'税务合规评价报告',这玩意儿比咱们给顾客做咖啡拉花还精细——少一笔收入,多一张发票,都可能让'报告'变成'差评',到时候注销流程卡在那儿,你连工商执照都拿不回来!\

李明听得心里发毛,想起自己记账时确实有些糊涂账:有次顾客通过微信转账买咖啡券,他直接把钱转到了自己个人卡上,没记公司账;还有年底朋友聚会,用公司的钱买了两箱红酒送了人,当时觉得都是自己人,没必要开发票......这些小事,在注销时会不会变成烦?

一、清算组成立:不是散伙饭,是资产盘点会\

第二天一早,李明和张伟坐在了王会计的办公室里。王会计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会计,鼻梁上架着副老花镜,翻看他们带来的账本时,嘴里不停地念叨:啧啧,你们这账,比我家孙子的作业本还乱。\

王会计,您别急,李明赶紧递上杯热茶,我们就是想问问,公司注销的税务清算到底咋弄?听说要出个'税务合规评价报告',这报告是啥?必须得做吗?\

王会计推了推眼镜,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税务清算啊,简单说就是给公司算总账——看看它这辈子(经营期间)赚了多少钱、欠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最后这些钱该咋分。而'税务合规评价报告',就是给税务局看的'体检报告',证明你们公司没偷税漏税,没违规操作,是个'健康公民',才能准予注销。\

那第一步该干啥?张伟问。

先成立清算组。王会计在纸上画了个圈,清算组得有股东、会计,最好再找个律师。你们俩是股东,我当会计,再找个朋友当法律顾问——别找外面的,外面的人收费贵,还不一定懂你们这点'小九九'。\

成立清算组要干啥?李明忍不住问。

第一步,通知所有债权人。王会计说,比如你们欠供应商的咖啡豆钱、欠房东的房租,都得发书面通知,告诉他们'我们要注销了,赶紧来要钱'。要是漏了哪个债权人,以后人家找你们要钱,你们虽然注销了,但股东还得承担赔偿责任——这叫'刺破公司面纱',懂不?\

李明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压根没想到,注销还有这么多坑:那要是债权人联系不上呢?\

那就得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公告,登报45天后,就算联系不上,也算完成了通知义务。王会计摆摆手,不过你们这小店,估计没啥联系不上的债权人,倒是要注意税务局——税务局也是债权人,你们欠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得清算清楚。\

二、清算所得计算:不是剩多少,是卖多少值多少钱\

清算组成立后,王会计带着李明和张伟开始盘点时光小筑的资产。咖啡馆里最值钱的是那台意式咖啡机,当初花了三万块买的,现在账面上还剩一万五的折旧余值。

王会计,这台咖啡机现在还能卖一万五吧?李明指着咖啡机问,清算的时候,是不是按账面价值算就行?\

王会计摇摇头:清算所得的计算,不是按账面价值,是按'可变现价值'——也就是现在能卖多少钱。这台咖啡机用了五年,估计最多能卖八千块。\

啊?那不是亏了七千块?张伟急了,当初买的时候可是三万块!\

亏不亏另说,关键是税务处理。王会计在纸上列了个公式,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你们听不懂没关系,记住:清算的时候,公司所有的东西——咖啡机、桌椅、甚至账上的现金,都要'卖'一遍,就算不卖,也要按市场价估算。卖掉的钱,先还债务,剩下的才是'清算所得',要交企业所得税。\

李明听得头大:那咱们店现在账上现金有五千块,咖啡机估八千,桌椅估一万二,总共两万五。欠房东的房租八千,欠供应商的咖啡豆钱三千,总共还剩一万四。这一万四就是清算所得?要交企业所得税?\

对,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要交三千五。王会计点点头,不过你们别慌,清算所得可能是负数,那就不用交税。比如你们要是把咖啡机按五千块卖,那可变现价值就少三千,清算所得可能就变成负数,还能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不过你们这店去年就停业了,估计没啥亏损可弥补了。\

张伟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咱们店还有一批没卖完的咖啡豆,账面上价值两千块,这咋算?\

咖啡豆是存货,存货的可变现价值是按市场价来的,要是过期了,可能一文不值;要是没过期,就按现在的卖价算。王会计说,关键是,你们得把所有资产都盘点清楚,该估价的估价,该卖的就卖,别想着'反正要注销了,随便算算'——税务局查起来,'随便算算'就是'故意漏税',那罚款可就厉害了。\

三、税务合规评价:不是走过场,是找茬大会\

盘点完资产,王会计开始整理账本,准备写税务合规评价报告。李明凑过去看,只见报告里列了十几项内容:增值税申报情况、企业所得税申报情况、发票使用情况、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情况......每一项都要核对原始凭证,甚至还要查三年内的纳税记录。

王会计,这报告也太细了吧?李明忍不住问,咱们店去年就没业务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零申报,还有啥好查的?\

零申报不代表没风险。王会计指着其中一项说,你看'其他应付款'——你们去年有没有收到股东的借款?\

李明心里一咯噔,他想起来了,去年年底自己确实从公司账上转了五万块到个人卡,当时没开发票,也没写借款说明,直接记成了其他应付款。

这......这算啥问题?他小声问。

这叫'股东借款未归还',税务局会怀疑你们是'变相分红'。王会计皱起眉头,根据税法规定,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要视同分红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你们这笔五万块的借款,要是没还,就得交一万块的个人所得税!\

李明脸都白了:我当时就是想临时用点钱,想着公司注销前再还回去,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

还有这个,王会计又翻到一页,去年你们公司买了两箱红酒,账上记的是'业务招待费',有发票吗?\

没有,张伟赶紧解释,那是年底朋友聚会,我们觉得都是自己人,就没开发票,直接让老板记了笔账。\

完了,这叫'白条入账',属于违规行为。王会计叹了口气,税务局查的话,不仅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还要罚款——最少是罚款所偷税款的50%,最高是5倍!\

李明和张伟面面相觑,没想到自己平时觉得无所谓的小事,在注销时都会变成大雷。王会计看他们慌了,安慰道:别急,现在发现还不晚,咱们赶紧补税、补发票,只要主动纠正,一般就不会罚款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和张伟忙着补税:那五万块借款视同分红,交了一万块个税;两箱红酒没有发票,他们赶紧找红酒店要了发票,补缴了企业所得税;还有微信转账的咖啡券收入,他们重新做了收入申报,补了增值税......忙得焦头烂额,李明直呼:早知道注销这么麻烦,当初还不如好好记账!\

四、清税证明到手:不是终点站,是新起点\

折腾了一个月,时光小筑的税务清算终于完成了。王会计拿着税务合规评价报告和清税证明,递给李明:喏,这是税务局开的'健康证明',你们拿着这个,去工商局办注销就行了。\

李明接过清税证明,上面盖着税务局的鲜红公章,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太好了!这下终于可以和这家店说再见了!\

张伟却突然想起什么:王会计,你说咱们注销完了,以后要是有人找咱们要以前的咖啡券,或者有顾客说喝了咱们家的咖啡拉肚子,要咱们赔偿,这责任算谁的?\

王会计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注销的时候,咱们已经通知了所有债权人,包括持有咖啡券的顾客——要是他们没来兑付,就算自动放弃权利了。至于赔偿问题,公司注销后,法人资格消灭,一般情况下不会追溯到股东,除非你们有违法行为,比如销售过期食品,那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李明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还怕注销了以后还有麻烦呢。\

王会计收拾着账本,慢悠悠地说:其实啊,税务清算这事儿,就像给公司做'临终关怀'——平时经营的时候不注意'健康'(税务合规),临终的时候(注销)就会'病痛缠身'(补税、罚款)。你们这次算是运气好,问题不大,要是遇到那种账目乱得一塌糊涂的公司,注销可能比开公司还费劲。\

李明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王会计,你说咱们这次补了这么多税,会不会影响征信啊?\

王会计笑了:只要你们主动补税,没有偷税漏税的故意行为,就不会影响征信。税务局最怕的不是你们有问题,而是你们'隐瞒问题'——主动申报、主动补税,一般都会从轻处理。\

走出税务局的门口,阳光正好照在时光小筑的转让告示上。李明看着咖啡馆里熟悉的桌椅,突然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轻松:终于可以开始了。\

开始啥?张伟问。

开始新的生活啊。李明笑着说,这次注销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开店还是过日子,'合规'这两个字,永远不能少。\

张伟也笑了:是啊,早知道这么麻烦,当初还不如好好记账呢!\

两人正说着,王会计突然从后面追上来,手里拿着一张纸:等等,你们忘了这个——注销后,公司的会计档案要保存十年,要是以后税务局查账,还得拿出来呢!\

李明和张伟对视一眼,同时笑出了声:看来这家'时光小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阴魂不散'啊!\

尾声:注销后的幽灵,你怕不怕?

李明和张伟拿着清税证明,终于办完了时光小筑的注销手续。他们站在咖啡馆门口,看着墙上转让告示被撕下,露出了斑驳的墙面,突然觉得有些失落。

你说,咱们以后要是再开店,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吗?李明问。

张伟摇摇头:应该不会了吧,这次被王会计折腾得够呛,我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两人正准备离开,王会计的电话突然打来了:喂,李明啊,我突然想起来,你们去年是不是有一笔增值税留抵税额没抵完?注销的时候可以申请退税,你们去税务局问问吧!\

李明和张伟愣在原地,看着手机屏幕上的退税两个字,突然觉得——原来注销这件事,真的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而那个关于税务合规的问题,也像幽灵一样,在他们身后若隐若现: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体检时,会不会发现新的病灶。毕竟,在这个数字税务的时代,所有的小聪明,都逃不过大数据的火眼金睛。

那么,如果你是李明,拿到退税通知后,会开心地收下这笔意外之财,还是会担心——这会不会是税务局的最后考验?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