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港做了十年招商,经手的企业少说也有两三百家。有高高兴兴落地投产的,也有因为各种原因黯然退场的。要说企业注销里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环保整改后国资委验收这一关。我见过太多企业负责人,以为环保验收一通过就能万事大吉,结果在国资委验收这儿栽了跟头,拖个半年一年都注销不掉,土地、厂房占着不说,还影响园区整体腾笼换鸟的节奏。今天我就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聊聊这里面的事儿,全是干货,也夹带点我的血泪经验。<

注销企业环保验收整改后,如何办理国资委验收?

>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搞明白。环保整改不是环保部门把关吗?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为啥还要掺和进来?后来才慢慢明白,这里的国资委验收跟环保验收压根不是一码事。环保看的是合规——企业走的时候,有没有把污染问题解决了,符不符合环保标准;国资委看的则是资产——企业注销过程中,国有资产有没有流失,债务有没有清偿,人员有没有妥善安置,说白了,是给国有资产守门。这两者就像企业注销路上的左右门,必须都过了,才能顺利出门。

从环保达标到国资清零:中间隔着多少坑?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是2021年临港产业园里的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这家企业是国企背景,因为产品升级换代,老厂区设备跟不上,申请注销。环保方面倒是挺配合,花了大几百万上了新的废气处理设备,第三方检测报告一出来,各项指标都达标,环保验收很快就过了。结果呢?国资委验收时,直接卡壳了。

问题出在应收账款上。企业账上有笔300万的应收款,挂了三年多,对方公司早就注销了,这笔钱基本等于打水漂。国资委验收小组一看就急了:国有资产就这么不明不白没了?不行,必须提供核销证明,或者说明追偿计划!企业财务当时就懵了:环保验收的时候谁问这个啊?我们以为只要环保没问题就行。后来还是我们招商办出面,帮企业找了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坏账证明,又跟国资委反复沟通,解释这笔钱确实无法收回,折腾了两个多月才勉强通过。

这件事让我反思了很久:很多企业负责人根本没搞清楚,环保整改和国资委验收是两条平行线,甚至可以说,国资委验收的要求比环保更细致、更较真。它不光看环保,还要看资产处置、债权债务、人员安置、甚至历史遗留的社保问题。我后来总结了个三不管原则:环保不管的(比如资产流失),国资委要管;国资委不管的(比如日常环保运营),环保要管;两者都不管的(比如人员情绪),招商办可能得管。你说这事儿折腾不折腾?

还有个更典型的例子,是去年一家外资企业(国有参股)的注销。这家企业环保做得不错,整改后验收很顺利,但国资委验收时发现了个隐形坑——土地租赁问题。企业跟园区签的租赁合同里,有一条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但企业注销时没算这笔钱,国资委认为这是未了结的经济责任,必须从企业剩余资产里扣除。企业负责人当时就炸了:我们土地都退了,设备都拆了,哪还有钱交违约金?后来还是我们翻出了当年的招商协议,发现当时为了吸引企业,园区其实已经免了大部分违约金,只是企业自己不知道。最后我们协调国资委和园区,出具了已履行减免政策的证明,才把这事摆平。

说实话,每次遇到这种案例,我都觉得心疼。企业注销本就是伤筋动骨的事,如果前期准备不足,中间肯定要脱层皮。我后来给企业提了个醒:在临港搞注销,尤其是涉及国资的,一定要提前组建注销专班,财务、法务、环保、行政都得参与,最好再拉上招商办一起把脉,不然很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

临港招商的验收经:把麻烦事变成增值项

在临港做招商,我们常说一句话:企业有困难,我们就是‘服务员’;企业要注销,我们就是‘清道夫’。尤其是国资委验收这块,我们招商办的经验是:与其等企业卡壳了再救火,不如提前介入,把麻烦事变成增值项。

比如去年有一家新材料企业,因为技术路线调整申请注销。环保整改方面,主要是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我们帮企业对接了园区环保管家,全程指导整改方案设计,验收一次就过了。国资委验收这块,我们提前跟企业开了个吹风会,把国资委关注的几个重点列出来:资产怎么评估?债权债务怎么清理?员工怎么安置?结果企业负责人很聪明,他们把员工安置方案做得很细致——优先推荐到园区新落地的新能源企业,还跟员工签了再就业协议。国资委验收时一看,人员安置妥当,国有资产没有流失,甚至因为员工顺利转岗,还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直接给了个优秀评价。

这件事让我很有成就感。其实国资委验收不是找茬,而是把关。只要企业把账做清楚、资产理明白、人员安顿好,国资委验收并不难。关键是要提前沟通、主动对接。我们招商办现在有个注销服务清单,从环保整改到国资委验收,每个环节需要什么材料、注意什么事项,都写得清清楚楚,企业拿过去就能照着办,少走很多弯路。

有时候我也会琢磨,企业注销到底是退出还是重生?尤其是在临港这样的产业升级前沿,很多企业注销后,土地、厂房、指标都会重新分配,给新项目腾空间。比如去年我们园区有一家化工企业注销后,通过国资委验收,把土地腾出来给了半导体企业,一下子就盘活了200亩低效用地。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涅槃重生?我们招商办现在特别注重注销后服务,帮企业把尾巴扫干净,让新项目能轻装上阵。

写在最后:企业注销,到底是谁的终点?

在临港做招商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企业来了又走,也见证了很多产业的新陈代谢。环保整改后的国资委验收,表面上看是企业注销的最后一道坎,但往深了说,它考验的是整个园区的治理能力——能不能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退得体面。

说实话,我有时候会想:企业注销真的是终点吗?从企业的角度看,可能是;但从园区的角度看,或许是一个新的起点。那些通过环保整改和国资委验收的企业,留下的不仅是干净的厂房和土地,还有规范的流程、负责任的态度,这些软资产对园区来说,比任何硬指标都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把环保的硬杠杠和国资委的软约束都做到极致时,我们真正追求的,是企业的顺利退出,还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健康循环?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临港招商人,都需要用时间去回答。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