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个老客户小王找我喝茶,愁得眉头拧成麻花。他做了5年的电商公司,因为疫情资金链断了,刚办完注销手续。可临了他突然想起:那个跟了公司5年的小王优选商标,可是他熬了多少个夜想出来的名字啊!李哥,公司都没了,商标还能用吗?总不能让别人抢走吧?他抓着咖啡杯的手都在抖。<

注销公司,商标如何继续使用?

>

这问题我听了20年,从财税角度看,商标处理确实是公司注销时最容易踩坑的环节之一。很多创业者要么觉得公司都没了,商标无所谓,要么以为商标跟着公司走,注销了就自动没了。其实啊,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它的命运和公司注销与否,没那么简单绑定。今天我就以20年财税从业者的经验,跟大家聊聊注销公司,商标如何继续使用这个事儿,顺便说说那些年我见过的血泪教训。

商标不是公司的附属品,而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资产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商标专用权不会因为公司注销就自动消失。咱们国家《商标法》第四十二条写得明明白白: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这说明什么?说明商标权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它就像你家的房子,公司是房东,房东没了,房子还在,要么卖给别人,要么过户给继承人,不会因为房东注销就变成无主之地。

但问题来了:公司注销后,谁来当这个新房东?这就涉及到商标的权利承继问题。根据《企业破产法》和《公司法》,公司注销前,必须成立清算组处理未了结事务。商标作为公司资产,清算组有权决定它的去向——要么转让,要么拍卖,要么放弃。可现实是,很多清算组根本不懂商标的价值,或者觉得麻烦,直接把商标当成无价值资产忽略了。我见过最惨的一个案例,某科技公司注销时,清算组把商标连同废纸一起卖了,后来创始人想重启项目,发现商标已经被第三方抢注,打官司花了20多万才拿回来,还耽误了半年时间。

所以啊,注销公司前处理商标,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你不管,自然有人管;不管好,商标就真可能飞了。

注销公司前,商标有这3条出路,总有一条适合你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根据我帮200多家企业处理过注销的经验,商标在注销后想继续使用,无非以下3种方式,我挨个给大家拆解,顺便说说每种方式的坑和技巧。

第一种:转让给个人或其他公司(最稳妥,最常用)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把商标从公司名下转到个人名下或其他公司名下。举个例子,我有个做餐饮的客户老张面馆,去年要注销公司,但老张面馆这个商标在当地小有名气。他找到我时,我第一建议就是:把商标转到你儿子名下,他不是也在做餐饮吗?正好用。

具体流程其实不复杂:先找商标代理机构做个商标价值评估(几百块钱,避免贱卖),然后和受让人(比如创始人自己、家人或关联公司)签《商标转让协议》,接着双方一起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交转让申请。商标局审核通过后,大概3-6个月就能拿到《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受让人就正式成为商标专用权人了。

这里有个关键点:受让人必须具备主体资格。个人转让需要,公司转让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如果受让人是外国人或外国公司,还得提供对应的公证认证文件。我见过一个坑,有个客户想把商标转到朋友公司,结果朋友公司刚被吊销执照,商标局直接驳回了申请——因为受让人主体不存在,你说闹不闹心?

第二种:商标许可使用(躺着赚钱的选择)

如果不想转让商标,只是想保留品牌,那商标许可是个不错的选择。简单说,就是允许别人用你的商标,你收许可费。比如我有个做服装的客户小雅服饰,公司注销前把商标独占许可给了以前合作的代工厂,每年收20万许可费,自己啥也不用干,光拿钱。

许可分三种:独占许可(只有被许可人能用,连商标注册人都不能用)、排他许可(商标注册人和被许可人能用,别人不行)、普通许可(谁都能用,只要商标注册人同意)。注销公司后,一般选独占许可最稳妥,相当于把商标租出去,还能保证品牌不被滥用。

但这里有个大坑:许可协议一定要写清楚质量条款!我见过一个案例,某食品公司注销后,把商标普通许可给一个小作坊,结果小作坊用劣质原料生产,消费者吃了拉肚子,把商标注册人(也就是原公司清算组)告上法庭,最后赔了30多万。所以签许可协议时,一定要约定被许可人的产品质量标准,甚至定期抽检,别为了点许可费砸了招牌。

第三种:商标无效宣告或撤销(夺回商标的最后手段)

如果公司注销时没处理商标,结果被别人抢注了怎么办?别慌,还有救济渠道。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五条,注册商标侵犯他人在先权利(比如你公司的在先使用商标),或者是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的,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我去年帮过一个客户,他们公司注销后,商标被前员工抢注了。我们收集了3年来的商标使用证据(发票、广告合同、产品照片等),向商标局提了无效宣告申请,最后成功把商标要回来了。但这个过程很折腾,耗时1年多,花了律师费5万,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提前处理,别等别人抢注了再补救。

注销公司时处理商标,这3个坑千万别踩(血泪教训)

做了20年财税,我见过太多因为商标处理不当导致钱没了、品牌也没了的案例。今天把最常见的3个坑给大家列出来,尤其是准备注销公司的老板,一定要记牢:

第一个坑:公司注销了,商标就没人管了,不用处理

这是最致命的误区!你以为商标没人管,其实想管的人多了去了——竞争对手、商标蟑螂(专门抢注闲置商标的人)、甚至以前的合作伙伴。我见过一个案例,某科技公司注销后,商标被一个商标蟑螂抢注,然后反过来起诉原公司创始人侵权,索赔50万。最后创始人花了30万买回商标,相当于二次付费,你说冤不冤?

第二个坑:转让商标随便签个协议就行,不用找代理

商标转让看似简单,其实门道很多。比如转让协议没写清楚商标类别,结果只转让了第35类(广告销售),没转让第30类(食品),别人还是可以在食品上用你的商标;或者转让后没及时向商标局备案,导致转让无效。我见过一个客户,自己签协议转让商标,结果受让人拿到商标后,又把商标转卖给了第三方,原公司想维权都找不到人。所以啊,商标转让最好找专业代理机构,花点钱买个安心。

第三个坑:商标快到期了,注销完再续展,不着急

大错特错!商标专用权有效期是10年,到期前12个月内可以续展,还有6个月宽展期(但要多交500元延迟费)。如果你公司注销时商标还有3个月到期,清算组觉得公司都没了,续展干嘛,结果商标过期没续展,直接被注销了——不是公司注销,是商标被商标局注销了!到时候想再注册,发现已经被别人抢注了,哭都没地方哭。我去年就遇到一个客户,注销前商标还有1个月到期,我催了3次才续展,结果还是晚了3天,商标被宣告无效,最后只能重新注册,前功尽弃。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商标是命根子,注销前一定要规划好

做了20年财税,我见过太多创业者重资产、轻无形,觉得公司注销了,商标无所谓。其实啊,商标才是企业最值钱的软资产,它承载的是你的品牌记忆、客户信任,甚至可能是你东山再起的本钱。就像我那个老客户小王,后来我把商标转到他个人名下,他用这个商标重新做直播电商,半年就做到了月销50万,他说:幸好当初没把商标丢了。

所以啊,注销公司前,一定要把商标处理纳入清算清单,和税务注销、债务清算一样重要。如果自己搞不定,找专业的财税或知识产权机构咨询,花小钱避大坑。记住:商标不是公司的附属品,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资产,只要你处理得当,它就能陪你走得更远。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服务见解: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有何影响?

作为深耕财税领域20年的从业者,我见过太多企业因财务凭证不完整,在注销时陷入商标处置难的困境。财务凭证是证明公司资产权属的核心证据,若采购合同、发票、商标使用记录等缺失,清算组在评估商标价值时可能将其认定为无价值资产,甚至因无法证明商标归属,导致转让申请被商标局驳回。更严重的是,若商标被他人以无主财产抢注,原企业创始人可能面临侵权诉讼,最终钱商标两空。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在处理企业注销时,会同步梳理知识产权凭证,协助客户补全商标使用证据、评估报告,确保商标作为有效资产被依法处置,避免因财务疏漏导致品牌流失。我们始终认为,企业注销不是终点,知识产权的妥善处置,才是创业者东山再起的底气所在。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