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手机突然响了。是老张,一个做社区便利店连锁的老板,三年前注册了家公司,现在因为个人原因想歇业。电话那头老张有点着急:李老师,我听说现在小微企业注销有‘简易注销承诺制’,不用跑断腿,但听人说还得交员工培训改进措施?我这公司就5个人,平时哪搞什么系统培训啊,这玩意儿到底要不要准备啊?<
老张的问题,其实很多小微老板都问过。这几年国家为了给企业减负,推了不少好政策,简易注销承诺制就是其中之一。但政策一多,各种解读经验贴也跟着来了,不少老板跟我吐槽,说看了一圈下来,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哪些材料是必须的,哪些是可选项。今天我就以一个干了20年财税的老从业者的身份,跟大伙儿好好聊聊:小微企业简易注销承诺制申请,到底需不需要提供公司员工培训改进措施?
先搞懂:什么是简易注销承诺制?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明白简易注销承诺制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就是针对那些没开业、或者已经结清债权债务、没欠税没官司的小微企业,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走清算组备案——报纸公告——45天等待的复杂流程,只需要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提交一份《全体投资人承诺书》,公示20天没人反对,就能直接注销了。
这个政策最早是2016年开始试点的,后来不断完善。比如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税务总局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简易注销便捷化措施的通知》(国市监注发〔2020〕6号),就明确把简易注销的适用范围扩大了,连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证明,都可以用承诺书代替。说白了,就是政府信任企业自己会守规矩,只要承诺没欠钱、没欠税、没官司,就给个快速通道。
那问题来了,员工培训改进措施,跟没欠钱、没欠税、没官司有关系吗?从政策设计的初衷来看,还真没直接联系。
政策原文扒一扒:培训改进措施不在清单里
我特意翻了翻最新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关于简易注销的办事指南,里面明确要求提交的材料就那么几样:简易注销登记申请书、全体投资人签署的承诺书、营业执照正副本(没丢的话),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注意这个等字——很多人一看就觉得啊?还有‘等’材料,是不是我没准备全?其实这里的等,指的是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比如有些特殊行业(比如食品、危化品)可能需要行业许可证注销证明,但普通小微企业真没有。至于员工培训改进措施,不管是《公司法》《劳动合同法》,还是市场监管总局的文件,都没把它列为简易注销的必备材料。
我之前帮一个做电商客服的小微公司办过简易注销,老板娘就问过类似问题:我们之前给员工做过一次平台操作培训,是不是要交个培训记录和改进方案?我跟她说:不用,你把承诺书填好,公示期没人反对,下周就能拿注销通知书。后来果然顺利办下来了,连税务那边都没提培训的事——因为税务清算只看有没有欠税、发票有没有清完,跟员工培训没关系。
两个真实案例:什么时候可能碰上培训要求?
不过话说回来,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但我见过两个特殊情况,可能跟培训沾点边,跟大家说说,心里有个数。
第一个是老刘的案例。老刘开了一家小型设计公司,去年想简易注销,公示期快结束的时候,突然有个前员工投诉,说公司没给他交社保,还拖欠了两个月工资。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启动了异议审查,要求老刘先解决劳动纠纷。这时候,劳动监察部门就问了:你们公司有没有给员工买社保的培训?比如社保缴纳流程的培训?老刘当时就懵了:培训?我们小公司,都是财务直接跟员工说怎么交社保,哪有专门培训?
后来老刘补缴了社保和工资,写了情况说明,才过了异议期。这里的关键不是培训改进措施,而是劳动纠纷。如果员工因为培训相关问题(比如公司承诺提供技能培训但没兑现)来投诉,那市场监管部门可能会要求你先解决争议,但争议的核心是员工权益,不是培训材料本身。
第二个案例是王姐的食品店。王姐的店刚开半年,因为生意不好想注销,走简易注销流程。结果市场监管局在核查时发现,她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上写着从业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培训,但店里提供的培训记录只有一张签到表,没有培训内容和考核记录。工作人员跟王姐说:虽然简易注销不强制要培训材料,但你们属于食品行业,涉及食品安全,最好把培训记录补全,不然万一后续有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有麻烦。
王姐后来花了一天时间,找了之前的员工补了个培训记录(其实就是写了份食品安全培训小结,让员工签了,才顺利注销。这个案例说明,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有强制培训的硬性规定(比如食品、安全生产、医疗等),那虽然简易注销不要求,但行业监管可能会顺带问一句,这时候有总比没有好。
我的判断:大概率不需要,但有坑要防
做了20年财税,我见过太多老板因为小细节卡在注销流程里。关于小微企业简易注销承诺制申请是否需要提供公司员工培训改进措施这个问题,我的判断是:99%的情况下不需要,但要看你有没有劳动纠纷或行业特殊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简易注销的核心是效率,政府不想让小微企业因为一堆非必要材料卡在退出环节。员工培训改进措施,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事,只要没因此引发劳动争议、没违反行业特殊规定,市场监管部门根本不会管。
但坑在哪儿呢?就坑在你以为不需要,但别人可能觉得需要。比如前面说的劳动纠纷投诉,或者某些地区市场监管部门为了稳妥,可能会多问几句员工管理情况。这时候如果你完全没准备,万一被问到你们有没有员工培训?,答不上来可能会让对方多想:连培训都没有,公司管理是不是很乱?有没有其他没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的建议是:普通小微企业,不用专门准备员工培训改进措施;但如果公司刚发生过劳动纠纷,或者属于食品、医疗等特殊行业,最好简单整理一份员工培训记录(不用多复杂,有签到、有主题就行),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提醒:别被代办忽悠了
这两年注销代办公司越来越多,我见过不少老板被忽悠,说简易注销要交员工培训方案、要交管理改进计划,我们帮你写,收2000块。其实都是瞎扯淡!真正的简易注销,核心就是承诺+公示,材料越简单越好。那些让你交一堆额外材料的,要么是想赚你的钱,要么就是自己也不懂政策。
实在不放心,就去当地市场监管局的官网查办事指南,或者打个12345政务服务热线问问,比听信小道消息靠谱多了。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服务见解
小微企业注销时,财务凭证不完整是常见硬伤。很多老板觉得小公司不用那么正规,发票、收据随手一扔,结果税务清算时发现成本票缺失、银行流水对不上,要么补税罚款,要么直接卡在注销流程。加财税建议,日常就要规范凭证管理,哪怕是小额收支,也要有合规票据,避免死无对证。至于知识产权,公司注销后商标、专利等可能被当作无形资产清算,若未提前规划,要么被当作无主资产注销,要么需要股东花钱回购。加喜公司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 提供从凭证整理到知识产权处置的全流程服务,帮企业扫清注销障碍,避免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