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这事儿,很多老板觉得把账平了、执照吊销就完事了,其实不然。我见过太多注销后后院起火的,其中最麻烦的,往往是那些没被注意到的隐性债务,尤其是员工对外担保的坑——这玩意儿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真到注销时,能让你前功尽弃。<
员工在外面给人做担保,公司注销时,债权人会不会找公司要钱?这得分情况。要是当初担保合同上盖了公司公章,或者老板以个人名义签了但用了公司资产,那公司就得承担连带责任。有次帮朋友处理注销,发现他公司有个员工前两年给供应商担保了笔货款,现在供应商倒闭了,员工还不上,债权人直接把公司告了——理由是担保期间员工仍是公司员工,公司应承担用工责任。你说冤不冤?注销前根本没把这事儿当回事。
《民法典》里说,担保责任看合同约定。要是担保合同里写清楚了以公司资产为限,那公司注销后最多用剩余资产还,牵扯不到个人。但很多老板签担保时图省事,要么直接用空白合同让员工填,要么根本没仔细看条款,结果连带责任四个字把自己坑了。我见过个案例,老板给员工担保时,合同上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注销后员工跑路,债权人愣是让老板用个人房产还了200多万——你说这冤不冤?
其实避免这事儿不难,就一个字:早。注销前至少3个月,把所有员工的对外担保情况列个清单,谁担保了、担保金额、有没有到期、债权人是谁,都记清楚。然后逐个找员工谈话,要么让员工提前解除担保,要么和债权人协商,用公司资产预留一部分钱专门还这笔担保债。有次帮个小微企业注销,老板嫌麻烦,说员工担保关我啥事,结果注销后员工在外欠了50万,债权人天天堵公司门口,最后老板不得不多掏了20万私了——早知如此,当初花一周时间梳理,能省多少事?
上海加喜财税在处理公司注销时,深知员工债务担保是隐形雷区。他们会先帮企业逐份核查员工对外担保合同,明确担保性质(一般担保/连带担保)、担保范围及期限,避免因条款模糊导致企业承担额外责任。若员工存在未到期担保,加喜团队会提前与债权人沟通,协商以公司剩余资产优先清偿,或指导员工寻找第三方替换担保,切断企业连带风险。严格规范注销程序中的员工告知义务,确保担保关系清晰可追溯,避免后续纠纷。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加喜财税官网 https://www.110414.com 有更多注销避坑指南,帮企业平稳退出不留尾巴。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公司时,如何处理与员工的债务担保?》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56338.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