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司注销潮下的终止金困局:当企业按下停止键,员工权益如何不掉线?<
【新闻报导风格】
2024年7月,上海某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味觉记忆突然发布注销公告,引发百余员工集体维权。据员工代表透露,公司未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累计涉及金额超300万元。这并非孤例——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市企业注销量同比增长18%,其中劳动纠纷占比达35%,未结清的劳动合同终止金成为重灾区。劳动仲裁院工作人员坦言:企业注销本是市场新陈代谢的正常现象,但‘甩包袱式’注销,让员工权益成了‘沉默的牺牲品’。
【个人经验分享】
说实话,我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时,差点被绕进去。去年底,我作为某律所的实习律师,接手了一个类似的案子:一家做跨境电商的小而美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决定注销,老板私下清算完资产,准备直接去办手续,结果被20多名员工堵在了办公室。
我们跟着公司拼了三年,说散就散?补偿金呢?一个大姐攥着劳动合同,手都在抖。老板一脸无奈:公司账上就剩50万,欠供应商200万,哪有钱给你们?我当时心里也打鼓:难道员工真只能自认倒霉?
后来带教律师一句话点醒我:注销不是‘免责金牌’,清算顺序里,员工工资和补偿金是‘第一顺位’!我们立刻指导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同时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要求公司停止注销程序,待债务清算完毕后再处理。折腾了三个月,最后从公司预留的清算款里,硬是挤出了120万补偿金。拿到钱那天,那个大姐给我发了条微信:原来我们不是‘麻烦’,是被法律保护的‘优先权’啊。
这件事让我明白,面对公司注销,员工不能等靠要,更不能被老板的没钱论唬住——法律早就给你们的权益铺好了安全垫。
【专家观点+数据引用】
企业注销时,劳动债权的清偿顺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琳律师强调,《公司法》第186条明确规定,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也就是说,员工的劳动合同终止金,优先于普通债权、甚至股东出资义务。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据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2023年度报告显示,在涉及公司注销的劳动争议中,约65%的员工因不知维权路径而放弃索赔,而成功通过仲裁或诉讼维权的案例中,82%都采取了先阻止注销、再主张债权的策略。这就像拆弹——如果让企业先引爆注销程序,员工权益可能粉身碎骨;只有及时按下暂停键,才能为谈判争取。
【问答形式:解读者最关心的3个问题】
Q1:公司都注销了,员工还能找到被告吗?
A:当然能!公司注销≠消失,而是由清算组(通常是股东或董事)承担清算责任。如果清算组未依法清偿员工债务就注销公司,员工可以起诉清算组成员,要求他们在未清偿债务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这就好比公司死了,但‘遗产管理人’还在跑。
Q2:老板说公司没钱,就只能认栽吗?
A:别急着信!你可以要求清算组提供财务账册,核查公司资产是否真实。如果发现股东存在抽逃出资未足额缴纳出资等情况,还能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让他们补缴出资来支付补偿金。记住,没钱≠没责任,股东不能拿有限责任当挡箭牌。
Q3:维权要花很长时间吗?公司等不起怎么办?
A:确实,劳动仲裁+诉讼可能耗时几个月,但阻止注销是关键一步。根据《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行为保全,要求公司暂停注销程序。这就像在对方逃跑前先锁门,虽然过程麻烦,但能避免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尴尬。
【风格切换:从干货到唠嗑】
处理这种事,说白了就是拼细节和讲证据。员工要赶紧翻出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这些都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础(N或N+1,N=工作年限)。如果公司没签合同,那恭喜你,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已经在路上了,不过得先证明劳动关系(打卡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同事证言都行)。
有些员工会问:我能不能和老板私了,少要点钱?这得看情况。如果公司确实资不抵债,私了可能是止损的选择;但如果公司还有隐藏资产(比如老板名下的房产、车辆),千万别心软——法律给你的优先权,就是让你在谈判桌上有底气。
【比喻与类比】
公司注销时的劳动纠纷,就像一场终点线前的冲刺:员工是冲刺的选手,而法律程序就是跑道护栏——没有护栏,选手可能被中途淘汰;有了护栏,即使跑得慢,也能确保最终过线。有些员工觉得打官司麻烦,其实不然,仲裁、诉讼这些程序,本质是帮你把模糊的公平变成明确的数字。
【个人反思】
从味觉记忆到云帆文化,上海每年都有不少企业选择优雅退场,但也有不少企业选择仓促收场。前者尊重规则,后者践踏规则——而后者,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被列入失信名单、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作为法律从业者,我见过太多员工在注销维权时的无助,也见过太多企业因小聪明而翻车。其实,企业注销不是终点,而是责任交接的起点:对员工负责,才能对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让市场更健康。
未来,或许可以建立企业注销劳动债权公示制度——就像产权登记一样,让员工在清算阶段就能看到自己的钱在哪里。毕竟,一个让员工敢维权、能维权的市场,才是真正有温度的市场。
特别注明:本文《上海公司注销,如何处理未结清的劳动合同终止金执行违约?》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44948.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