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注销公司股权质押需要注销公司章程吗?

已有 5070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28 08:24:19

先给大家讲个财税圈的自嘲笑话: <

注销公司股权质押需要注销公司章程吗?

>

你知道会计和税务局的区别吗?会计觉得1+1=2是天经地义,税务局觉得1+1=2只是一种可能性,而老板觉得1+1=10才是优化利润。至于股权质押注销要不要改公司章程?在老板眼里,这大概属于1+1能不能等于100的玄学问题——毕竟,他们连公司章程第几条写了什么都记不清,只记得签字的地方在哪页。

但作为在财税咖啡里泡了十年的老渍青,我得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就像问离婚了要不要改户口本一样,得分情况。不过别担心,今天咱们不啃《公司法》原文,就用老板能听懂的大白话(顺便夹带点私货),把这场公司宪法保卫战聊明白。

一、股权质押注销:给股权摘,公司章程要不要改嫁?

先搞清楚两个概念:股权质押是什么?公司章程又是什么?

股权质押,简单说就是股东把股权押给别人换钱,相当于给股权戴上了——股东还能当股东,但股权不能随便卖,万一还不上钱,质押权人(比如银行)能把打开,把股权拿走抵债。而公司章程,就是公司的宪法,规定了谁是股东股权怎么分公司怎么管等核心条款,比老板的口头禅管用多了。

现在问题来了:质押到期还钱了,或者提前解除了,相当于给股权摘,这时候宪法(公司章程)要不要跟着改嫁?

答案是:大概率不用注销,但可能需要局部修订。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枯燥,但请相信我,这比看《公司法》原文有趣多了——毕竟原文能让人在3秒内进入深度睡眠,而我至少能让你撑到5秒。

二、为什么不用注销?因为宪法没死,只是条款可能过期

注销公司章程?相当于把公司的根本大法一把火烧了,这可比股东离婚严重多了——公司章程一注销,公司可能都要被吊销执照,毕竟连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去都忘了,还怎么混社会?

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要注销呢?大概率是把公司章程变更和公司注销搞混了。注销公司是公司没了,而章程变更只是条款更新,就像手机系统升级,内核还在,只是功能优化了。

股权质押注销,本质是股权状态恢复自由——之前被质押的股权,现在可以自由转让、继承了,但股东还是那个股东,股权比例还是那个比例,公司的基本盘没变。这时候,公司章程里关于股东姓名出资额股权比例的条款,大概率还是新鲜出炉的,没必要大动干戈。

举个栗子:张三拿自己公司的股权(占股30%)质押给银行借了100万,还钱后解除质押。这时候,张三还是股东,30%的股权还是他的,公司章程里股东张三,出资额300万,占股30%这条,依然有效,就像你还完花呗,信用记录不会注销,只会更新为已结清。

三、什么时候需要修订章程?当股权摘了,但身份信息变了

虽然不用注销章程,但有几种特殊情况,就像摘时顺便换个发型,章程得跟着局部修订:

1. 质押期间股东变了,章程得更新户口本

如果质押期间,股东把质押的股权转给了质押权人(还不上钱,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过户),这时候股东变了,公司章程里股东姓名这条就得改。比如李四质押了股权给王五,还不上钱,王五成了新股东,章程里股东李四就得改成股东王五,这相当于公司宪法里的公民姓名变更,不更新工商局不认。

财税人吐槽:最怕这种股权过户像换衣服的老板,质押时说没事,我就是借个钱,结果还不上,股权突然易主,公司章程改了八遍,工商局都快把他拉入变更黑名单了。

2. 质押期间股权比例变了,章程得重新分蛋糕

如果质押期间,公司增资扩股,导致原股东的股权比例被稀释,这时候解除质押,章程里的股权比例也得跟着改。比如赵六原本占股40%,质押期间公司新增注册资本,赵六的股权被稀释到25%,解除质押后,章程里占股40%就得改成占股25%,不然工商局会问:说好的40%呢?是不是偷偷把股权‘藏’起来了?

财税人吐槽:老板总以为股权比例是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不知道章程里的比例是法律红线,改一次就得走一遍股东会决议、工商备案,比给猫办狗证还麻烦。

3. 质押协议里约定了章程变更,得按合同办事

有些老板在签质押合脑子一热,加了条质押解除后,公司章程需增加XX条款,比如质押权人有权查阅公司账簿。这种情况下,虽然股权摘了,但合同枷锁还在,章程就得按约定改。

财税人吐槽:这种老板属于给魔鬼签合同,质押时为了拿到钱,什么都敢答应,结果解押后还要给质押权人开后门,相当于请神容易送神难,财税人只能默默帮他们擦屁股——毕竟,合同比章程管用多了。

四、财税人的解押三件套:别让材料黑洞吞了你的咖啡时间

说到这里,可能有老板要问了:那到底要不要改章程?我怎么知道?

秘诀大公开:先看质押登记记载和公司章程原文,再用章程条款雷达扫描一遍!

所谓章程条款雷达,就是拿解除质押的《股权注销登记通知书》和公司章程原文,对着以下几个条款精准打击:

- 股东条款:股东姓名/名称、出资额、股权比例有没有变化?

- 质押条款:章程里有没有禁止股权质押或质押需经股东会同意的约定?

- 其他约定:质押协议里有没有要求章程变更的附加条款?

如果以上条款都岁月静好,那恭喜你,章程不用改,直接带着解押材料去工商局打卡就行;如果有任何一条过期或冲突,那就得启动章程修订程序——开股东会、写决议、改章程、再备案,一套流程走下来,比给祖宗修族谱还隆重。

财税人吐槽:最怕遇到材料黑洞老板——股权质押登记证明找不到了,股东会决议日期写错了,公司章程还是十年前的古董版本,每次帮他准备材料,都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最后还得我帮他补天,不然工商局直接打回来:材料不全,请重新投递。

如果财税工作是一部电影,它绝对是《碟中谍》系列——每一笔账目都是任务,每一次报税都是拆弹,而股权质押注销,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解押篇,需要你拿着材料清单(任务清单),避开材料黑洞(补正通知),最终拿到解押回执(密钥),顺便还要防止老板临时加戏(比如突然要求把章程改成股东终身制)。

五、内幕消息:90%的老板都踩过的章程变更坑

作为财税老江湖,必须给大家爆个料:90%的老板在股权质押注销时,都以为要大动干戈改章程,结果发现小修小补就行。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股权质押,都是股东个人行为,和公司本身没关系——股权还是股东的,公司还是公司的,章程里的基本配置没变,自然不用系统升级。

但老板们总觉得质押这么大的事,章程肯定要改,结果要么:

- 过度修改:把无关条款(比如公司经营范围)也改了,导致工商备案时被打回重审;

- 修改不足:只改了股权比例,忘了改股东姓名,导致工商局说股东对不上号,不予受理;

- 干脆不改:以为解押了就万事大吉,结果公司后续要融资、要上市,才发现章程里的质押痕迹还没清理,被投资人问得哑口无言。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先问工商局,再问章程,最后问老板。工商局是最终裁判,章程是核心依据,老板的灵光一闪只能作为参考——毕竟,财税人要的是合规,不是让老板开心。

股权质押注销,章程不用注销,但要体检

回到最初的问题:注销公司股权质押需要注销公司章程吗?

答案很明确:不需要注销,但需要体检。如果股权状态、股东信息、质押协议都没有变化,章程可以躺平;如果有任何变化,就局部修订;如果实在不确定,就拿着材料去工商局咨询——毕竟,工商局的小窗口,比老板的大脑靠谱多了。

用一句财税圈的黑话结束今天的分享:股权质押易解,章程变更难改;合规之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记住,别让公司宪法变成老板的涂鸦本,否则下次解押,你可能就不是摘,而是拆了。

(完)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公司股权质押需要注销公司章程吗?》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39104.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