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场景】 <

集体企业注销,环保设施拆除后如何处理废水处理设施验收?

>

下午三点,市环保局会议室的百叶窗半开着,阳光透过玻璃在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茶几上放着三杯冒着热气的茶——一杯龙井,一杯铁观音,一杯大麦茶,分别对应三位访谈对象的偏好。访谈本摊开在中间,笔尖悬着等待记录。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混合着旧文件纸张的味道,像极了这个老工业区转型的缩影:既带着过去的厚重,又藏着对未来的试探。

【访谈对象】

- 李建国:60岁,市环保局退休干部,参与过《XX市集体企业环保处置管理办法》起草,说话慢条斯理,习惯用我们当年开头,总带着政策文件的严谨。

- 张伟:40岁,环保科技公司清源环境技术总监,常年跑企业环保设施拆除现场,口头禅是说白了,说话带点北方口音,手势多,像在比划着看不见的设备。

- 王秀兰:55岁,原集体企业红星机械厂老职工,现在社区做环保志愿者,说话直来直去,偶尔冒出几句方言,总把验收说成验明正身。

【访谈开始】

访谈者:今天想请三位聊聊集体企业注销后,环保设施拆除怎么验收的问题。先从最基础的问起:如果一家集体企业注销了,原来的废水处理设施,比如沉淀池、曝气池,直接拆掉就行了吗?

张伟:(抢话,把茶杯往桌上一顿)那可不行!我上周刚接了个活儿,镇上的集体印染厂注销,老板觉得厂子都没了,拆就完了,结果挖沉淀池的时候,底下全是重金属污泥,镉超标十倍!你说这玩意儿直接倒,不是埋雷吗?

李建国:(轻轻敲了敲笔记本)小张说得对。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必须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废水处理设施里的污泥,尤其是涉及化工、电镀、印染的,大概率属于危废,不是拆完就拉倒的。当年我们处理红星机械厂的情况时,第一步就是做环保设施现状评估,看看设施里还有多少残留物,成分是什么,有没有污染风险。

王秀兰:(插话,声音提高)对对对!我们红星厂那会儿,废水池壁上结着一层黄绿色的东西,老工人说用了三十年,早跟长在一起了。后来环保局的人来取样,说里面含铬,得刮下来用铁桶装,贴上危废标签,我还帮着贴过呢!那时候不懂,现在想想,要是随便扔了,咱们喝的水不就完了?

访谈者:那评估之后呢?是不是直接开始拆?

张伟:(摆摆手)评估完了还得清废!先把设施里的废水、污泥、废渣都清干净,做危废属性鉴别——就是送第三方检测机构,看它到底是不是危废,属于哪一类。比如含铬污泥属于HW21,含镍的是HW23,不同类别处置方式不一样,价钱也差老远。清完了还得清洗设施,拿高压水枪冲池子,冲出来的水不能直接排,得进临时应急池,处理达标才能放。

李建国:(补充)这个过程叫拆除前准备,必须留痕。我们当年要求企业建立一设施一档案,从设计图纸到运行记录,再到拆除前的评估报告、清废合同,都得归档。不然以后出了问题,责任都说不清。集体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有的连原始图纸都找不着,只能靠现场勘查和老师傅回忆,这就更麻烦了。

王秀兰:(叹气)可不是嘛!我们红星厂改制那会儿,账都算不清了,哪还顾得上什么图纸?后来还是退休的老厂长带着人,用皮尺量了三天,才把废水池的尺寸量出来。你说要是没这些老工人,不就抓瞎了?

访谈者:清废完成就开始拆了?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张伟:(身体前倾)拆的时候最怕二次污染!比如拆管道,得先两头封死,不然残留的废水漏出来;拆池子,得从上往下拆,别把池底污泥搅起来。我们上次有个项目,拆曝气池的时候,工人嫌麻烦,直接用挖掘机扒拉,结果扬起一片粉尘,检测出含铅,周边居民都投诉了。后来赔钱不说,整个项目停了半个月,重新做方案。

李建国:(点头)还有拆除过程监管。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拆除可能造成污染的设施,得编制拆除方案,报环保部门备案。我们当年要求企业安装视频监控,从清废到拆除全程录像,防止偷排偷倒。集体企业有时候图省事,找些没有资质的施工队,这绝对不行——资质不够,技术、设备、人员都跟不上,出问题概率太高。

王秀兰:(皱眉)我们社区旁边以前有个小化工厂,注销后偷偷找人拆废水罐,结果晚上罐子破了,黑水顺着沟流到河里,鱼都死了好几天。后来还是钓鱼的人举报的!你说要是有人盯着点,能出这种事?

访谈者:拆完了就该验收了吧?验收到底验什么?谁说了算?

张伟:(喝了口茶)验的是是不是拆干净了,有没有留下污染隐患。简单说,就三样:场地是不是干净了、土壤有没有被污染、地下水有没有影响。比如拆完废水池,得在池底和周边土壤取样,做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如果重金属、有机物超标,就得修复——换土、化学淋洗、生物修复,一套下来,几十万上百万都有可能。地下水更麻烦,一旦污染,扩散起来没边,得打监测井,定期跟踪好几年。

李建国:(翻开笔记本)验收主体是环保部门,但程序很严格。我们当年规定,企业得先提交拆除验收申请,附上评估报告、清废凭证、施工记录、土壤检测报告这些材料,然后环保部门组织现场核查,看场地是不是平整,污染物是不是清走了,有没有遗留设备。最重要的是责任认定——得明确企业注销后,原股东或者主管部门是不是承担环保责任。集体企业有时候是集体所有制,注销了法人资格,但责任不能一销了之,得找到责任主体,不然以后修复谁出钱?

王秀兰:(突然问)那要是企业没钱,或者找不到人了,这污染谁管?

张伟:(挠头)这就说到痛处了。去年我们接了个活儿,镇上的集体造纸厂,注销十几年了,老板跑路了,厂房都塌了,结果废水池渗漏,把旁边农田污染了。农民找镇政府,镇政府说企业早没了,找环保局,环保局说得先找责任主体。最后还是市里从历史遗留专项资金里拨了钱,才把问题解决。所以说,集体企业注销,环保验收不是终点站,是起点站——起点就是先把责任捋清楚。

李建国:(严肃)对,这涉及到责任追溯和资金保障。我们当年在管理办法里写了一条:集体企业注销前,必须预留环保处置保证金,存到专户,专门用于设施拆除和污染修复。没有这笔钱,市场监管部门不给办注销手续。可惜后来执行不到位,很多企业没交,或者金额不够,才留下这么多尾巴。

访谈者:王阿姨,您作为老职工和社区志愿者,觉得验收过程中,居民能参与吗?

王秀兰:(眼睛一亮)当然能啊!我们红星厂验收的时候,环保局的人特意开了个居民听证会,把检测报告贴在厂门口,谁都能看。还有个环保监督员,是我们社区选出来的退休教师,跟着一起去取样,签字确认。这样大家才放心——不然你说达标了,谁知道是不是你说了算?

张伟:(点头)现在政策也鼓励公众参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虽然企业注销了,但涉及环境问题的,得公示信息,征求周边居民意见。我们做项目的时候,都会在社区公告栏贴通知,留联系电话,有人打电话问你们挖出来的污泥拉哪去了,我们就告诉他拉到XX市危废处置中心,有车牌号,随时可以查。透明了,矛盾就少了。

李建国:(补充)公众参与还能倒逼规范。我们当年遇到过一个案例,居民举报说企业拆完池子,土还是黑的,环保部门去复查,果然发现土壤检测报告造假——企业为了省钱,没做全点位检测,只捡了干净的地方送检。后来处罚了企业,还把检测机构列入了黑名单。所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是最直接的监督员。

访谈者:那有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能具体说说吗?

张伟:(来了精神)有啊!我们去年做的东风农药厂项目,就是集体企业注销的典型。那厂子用了40年,废水处理设施全是老式的中和沉淀池,污泥堆在厂墙角,都风化了。我们第一步做现状评估,发现土壤里六六六、滴滴涕超标(虽然早就禁用了,但历史残留),还有少量砷。然后请了有资质的单位清废,把200多吨危废污泥全部安全转运,土壤用化学氧化+微生物修复技术处理,花了半年时间。验收的时候,环保部门、原企业主管部门、社区代表、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在,现场取了20个土壤样,8个地下水样,全部达标。现在那块地改成了社区公园,老人孩子都去玩。

王秀兰:(感慨)要是所有企业都能这样就好了!我们红星厂后来也弄好了,拆完废水池,土壤修复了,现在盖了养老院。我有时候去看我妈,就想起当年池子里的黑水,现在干净得能照见人影。

李建国:(微笑)这就是环保闭环的意义——企业注销了,但环境责任不能注销。从评估、清废、拆除到验收、修复、监管,每个环节都不能少,每个主体都要担起责任。集体企业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但也留下了不少环境欠账,现在把这些欠账还上了,才能让下一代有更好的环境。

访谈者:最后想问三位,未来集体企业注销的环保验收,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伟:(搓搓手)我觉得得简化流程,但加强监管。现在有些企业觉得验收太麻烦,干脆一跑了之,所以得把流程标准化,比如出台集体企业环保拆除验收指引,告诉大家每一步该做什么、找谁做、要什么材料。监管要智慧化,比如用无人机航拍拆除现场,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土壤和地下水数据,这样既高效,又能防止造假。

王秀兰:(抢话)还得多宣传!我们社区里好多老人,还以为厂子注销了,污染就没了呢。应该多办点讲座,用大白话讲清楚为什么要验收验收对大家有啥好处,让大家主动监督。

李建国:(合上笔记本)我补充两点:一是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治理,市里可以成立个领导小组,把那些注销多年、找不到责任主体的企业环保问题梳理出来,统一解决,避免新账旧账一起算;二是责任终身追究,不管企业注销多久,只要查出是以前造成的污染,就得找到责任人,不能让集体成为免责挡箭牌。

【访谈结束】

窗外的阳光已经偏西,在会议室的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三杯茶喝得见了底,访谈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李建国起身时,轻轻拍了拍张伟的肩膀:小张,你们这些年轻人,技术好,脑子活,希望你们能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少走弯路。张伟点头:放心吧李局,我们正打算写本《集体企业环保拆除实操手册》,把王阿姨说的大白话也加进去!王秀兰笑着摆手:我可不懂啥手册,只要水干净、土干净,比啥都强!

走出会议室,走廊里飘来饭菜香,混合着远处工厂传来的机器轰鸣——那是老工业区还在呼吸的声音。集体企业的注销,或许是一段历史的结束,但环保验收的每一步,都是在为这段历史画上一个干净的句号,也为未来的绿色发展铺平道路。毕竟,环境不会说谎,责任也从未消失。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