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想好好说件事,话到嘴边却突然卡壳,或者越说越乱,最后自己都想笑?我昨天就是这样,想跟我妈说说最近工作上的烦心事,结果开头是妈,我最近有点累,中间穿插了其实也不是特别累就是有点烦对了,你上次说的那个红烧肉做法我试了,有点咸……最后我妈来了一句:你到底想说什么?累就歇会儿,烦就跟我说,别扯红烧肉。我当时就乐了,是啊,我到底想说什么?好像连自己都没理清楚。<
.jpg)
其实我觉得,真人说话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就像我昨天去菜市场,本来想买条鱼,结果走到鱼摊前,老板热情地招呼:今天的鲫鱼特别新鲜,刚捞的!我蹲下来摸了摸鱼鳞,突然想起小时候我爸带我买鱼,也是这样的鲫鱼,他让老板把鱼肚子里的苦胆去掉,然后回家炖豆腐汤。我站在鱼摊前,手里摸着鱼,突然就走神了,老板问:要不要啊?我回过神来说要,然后又加了一句麻烦把鱼鳞刮干净。等我提着鱼走出菜市场,才想起来——我本来是想买虾的!我妈昨天晚上想吃虾,结果我买了条鱼。晚上回家,我妈看到鱼,笑着说:你这是想鱼了,还是想我了?我说:都不是,是鱼太新鲜,我忘了要买虾。我妈摇摇头,说:你这脑子,比鱼还不好使。
你看,真人说话就是这样,会有跑题,会有突然的回忆,会有没头没尾的话。哪像AI写东西,开头要点题,中间要分点,结尾要总结,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可生活哪有那么整整齐齐的?我昨天写周报,也是这样,开头写本周完成了三个项目,中间写第一个项目遇到了点问题,后来解决了第二个项目有点顺利,提前完成了第三个项目还没做完,有点着急,最后写下周要继续努力。写完我自己看都觉得——这周报写得,比我的生活还假。其实我写周报的时候,心里想的是:第一个项目的问题,是因为我前一天晚上没睡好,脑子转不动,后来喝了杯咖啡才搞定;第二个项目顺利,是因为我同事帮我分担了很多,其实我没做什么;第三个项目没做完,是因为我昨天下午去看了场电影,结果看得太投入,忘了时间。这些真实的原因,我哪敢写在周报里?写了领导会觉得我不认真。所以周报里的我,是完美的我,而生活中的我,是会犯傻的我会跑题的我会突然想起红烧肉的我。
其实我觉得,有毛边才真实啊。就像我奶奶织的毛衣,针脚不均匀,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紧,甚至还有几针织错了,但穿在身上特别暖和。而机器织的毛衣,针脚整整齐齐,却没有那种手作的温度。真人说话也是这样,有磕巴,有停顿,有突然的转折,甚至有错误,但那才是活生生的人的样子。我昨天跟我妈说红烧肉的事,虽然跑题了,但那是我真实的想法——我想起了妈妈做的红烧肉,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虽然我妈说我脑子不好使,但我知道,她是开心的,因为我想起了她。
所以啊,别追求什么完美了。说话也好,写东西也好,带点毛边,带点不完美,反而更真实,更有温度。就像我现在写的这些话,可能有点乱,有点啰嗦,甚至有点没逻辑,但那是我真实的想法——我想告诉你,真人说话就是这样,不是AI那样整整齐齐的,而是像生活一样,有点乱,有点甜,有点暖。
哎,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做的红烧肉,虽然有点咸,但我妈吃了两碗饭。她说:虽然咸了点,但比外面的好吃。我笑了,因为我知道,那是因为我做的红烧肉里,加了手作的毛边——也就是我的犯傻和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