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
深秋的午后,北京某财税咨询公司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对面坐着的陈国栋老师,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深蓝色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字。他从业25年,专注医疗器械企业重组与资产处置,业内人称陈老解。访谈开始时,他笑着指了指桌上的保温杯:咱们边喝边聊,这事儿啊,得掰扯清楚。\
一、从卡壳的商标说起:注销企业必经的保全坎
记者:陈老师您好!最近遇到不少医疗器械企业老板咨询:公司要注销了,结果商标被法院保全了,这许可证注销流程卡在商标这儿,到底该怎么处理?
陈国栋(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笃笃的响声):这事儿啊,我每年至少碰20起。医疗器械行业特殊,商标不仅是牌子,可能还关联着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这些命根子,一旦被保全,企业注销就像车陷泥坑——动弹不得。
(他端起保温杯喝了一口,眼神变得专注)先得明白,商标保全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法院因为企业欠债,把商标冻住了,企业不能卖、不能转,甚至不能续展。这时候企业想注销许可证,相当于带着镣铐跳舞,第一步得把镣铐解开。
记者:那具体怎么解?有没有标准流程?
陈国栋(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流程图):咱们得按三步走来。第一步,查清楚商标被保全的底细——哪个法院封的?封的案号是什么?保全期限多久?有没有超期?我见过有企业老板连保全裁定书都没仔细看,以为法院随便封的,结果发现保全期早过了,白折腾半年。
第二步,跟承办法官掰扯明白。企业注销是法定程序,商标保全不能无限期卡着。你得拿着《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清算组备案通知书》这些材料,跟法官说清楚:我们不是想赖账,是公司要依法注销,商标处置了才能还钱啊。这里有个关键点:如果保全金额远超商标实际价值,企业可以申请降低担保金额,或者用其他资产置换。
第三步,提供担保解除保全。法官怕你卖了商标跑路,通常会要求提供等额担保。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银行保函,甚至其他未查封的资产。我有个客户,骨科器械企业,商标被保全500万,但评估下来值200万,最后用厂房抵押做了200万担保,法官同意了——毕竟,有担保总比没着落强。
二、核心难点:保全金额与商标价值的拉锯战
记者:您刚才提到保全金额和商标价值不符,这应该是难点吧?怎么判断商标实际价值?
陈国栋(叹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难点就在这儿!医疗器械行业的商标,不是普通牌子,它可能带着械字审批资质、临床数据背书,价值评估比普通商品复杂多了。
(他拿起桌上的一个案例文件夹)说个真事儿。2021年有个做心脏支架的企业,老板急着注销去国外陪孩子,结果商标被保全800万。我们请评估机构做价值分析,发现这个商标虽然注册了10年,但近5年没新产品上市,临床数据也过时了,实际市场价值不到300万。法官一开始不认:人家债权人要800万,你评估300万?
(他笑了笑,露出无奈的表情)后来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找行业协会出证明,证明该类医疗器械技术迭代快,老商标价值确实缩水;第二,找同类商标交易案例,比如某二线品牌商标去年卖了250万;第三,提出分期处置方案——先以300万拍卖,剩余债务企业股东个人担保分期还。最后法官松口了,商标拍了320万,债权人拿钱,企业顺利注销。
记者:那评估机构怎么选?有没有踩过坑?
陈国栋(突然提高音量):这事儿太重要了!我见过有企业找野鸡评估机构,把一个快过期的商标评出1000万,结果法院直接驳回,还认定企业虚假评估。医疗器械商标评估,必须找懂行的!至少得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评估师有证券期货相关资质,二是做过3个以上医疗器械商标案例,三是能提供《医疗器械行业价值分析报告》。
(他喝了口茶,语气放缓)去年有个客户,商标被保全600万,我们找了国内TOP5的评估机构,他们不仅评估了商标本身,还把关联的5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价值单独核算,最后总价值评估480万,虽然还是低于保全金额,但企业通过商标+注册证打包拍卖,最后卖了560万,债权人还赚了。
三、法财税协同:别让商标账变成糊涂账
记者:从财税角度看,商标处置后的资金怎么分配?会不会引发新的纠纷?
陈国栋(在笔记本上写了清偿顺序四个字,画了着重号):这可是雷区!很多企业以为卖了商标随便还钱,大错特错!必须按《企业破产法》第113条来,顺序是:1. 清算费用(评估费、拍卖费这些);2. 职工工资、社保;3. 税款(增值税、企业所得税);4. 普通债权。
(他放下笔,眼神严肃)我见过一个血淋淋的案例:某企业卖了商标得500万,老板先拿300万还了亲戚的人情债,结果职工工资没发足,税务局的欠税没缴清,职工集体仲裁,老板最后被列入失信名单,注销都做不成。
记者:医疗器械企业注销时,商标处置涉及的税务怎么处理?有没有优惠政策?
陈国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老法师的微笑):税务这块,医疗器械企业有特殊性,但也有空间。增值税方面,商标转让属于无形资产,一般纳税人税率6%,但如果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疫情期间可以享受1%征收率(政策延续到2027年12月,得抓紧)。
企业所得税是重点!如果商标处置所得低于计税基础,可以税前扣除。比如企业商标账面价值100万,卖了80万,那20万损失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但前提是——得有合法凭证!评估报告、拍卖成交确认书、法院裁定书,一样不能少。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说个有意思的。有个客户做医用敷料的,商标卖了120万,账面价值80万,企业所得税要交10万。但他们有个隐藏优势——商标里包含5个实用新型专利,我们把这些专利单独评估,按技术转让处理,享受了技术转让所得500万以下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最后不仅没交税,还申请了20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退税。
四、争议焦点:商标保全解除,该优先还是按序?
记者:有个争议问题:企业注销时,商标作为核心资产,其保全解除是否应该优先于普通债务清偿?有观点认为商标解冻才能还钱,应该优先,您怎么看?
陈国栋(第一次停顿了较长时间,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保温杯,眼神若有所思):这个问题啊,得从法理和情理两个层面看。
(他放下杯子,身体前倾)从法理上讲,债务清偿顺序是法定优先级,商标处置所得必须先付清算费、职工工资、税款,普通债权不能插队。我见过有债权人闹到法院,说商标是我们的,应该优先还我,法官直接驳回——你的债权是普通债权,凭什么优先?
(语气放缓)但从情理上讲,商标确实是企业的救命稻草。如果商标价值高,企业可以尝试跟债权人协商以商标抵债。比如我前面那个心脏支架的案例,债权人同意用320万商标款抵500万债务,剩余180万分期还,企业注销了,债权人拿回了现金,也算双赢。
(他叹了口气)关键在于沟通。很多企业老板觉得我是债务人,低声下气,其实大可不必。你手里有商标,就是有;你依法注销,是正当权利。把账算清楚,把程序走明白,债权人也会理性配合。
五、给行业新人的避坑指南:别让商标成为注销绊脚石
记者:想请您给刚入行的财税新人一些建议,处理这类问题最容易踩哪些坑?
陈国栋(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眼神里多了几分期许):这行啊,我常说三句话:第一句,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别光盯着账本上的数字,得跟企业老板、法官、债权人多沟通,有时候一句话没说到,事儿就黄了。
(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二句,细节魔鬼,天使藏在细节里。我见过有新人把商标续展期限搞错了,结果商标过期了卖不了,企业注销卡住;还有的忘了查商标有没有质押,质押的商标解除保全需要质权人同意,这些都是细节。
(他拿起保温杯,站起身走到窗边,阳光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第三句,合规是底线,创新是翅膀。医疗器械行业监管严,商标处置不能搞暗箱操作。我有个客户,想偷偷把商标低价转让给亲戚,被法院发现,不仅商标被追回,还被罚款50万。合规处理,企业才能退得体面,退得安心。
(转过身,语气郑重)给新人最后一句忠告:做医疗器械企业的财税服务,你得懂点医、懂点械,更要懂人。企业的难处、债权人的顾虑、法官的考量,都得琢磨透。商标保全解除不是技术活,是良心活。
【访谈尾声】
下午五点,夕阳的余晖洒满会议室。陈国栋老师合上笔记本,笑着说:这事儿啊,就跟解绳结一样,慢慢来,总能解开。他起身送我到门口,又回头补充了一句:记住,企业注销不是终点,是把该了结的都了结,好聚好散。
走出办公楼,秋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但陈老师的话,却像一盏灯,照亮了医疗器械企业注销时商标保理的复杂与温度——在法与理的交织中,在数字与人情的平衡里,总有一条合规且可行的解局之道。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如何处理公司商标执行保全解除?》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77335.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